1. 首页 > 种植

乌鸡育雏饲养,关注雏鸡生长发育

鸡苗的选择

乌鸡育雏饲养,关注雏鸡生长发育

目前在我国南方庭院养殖中应用的品种有雪峰乌骨鸡、江山白羽乌骨鸡、四川山地乌鸡、泰和乌骨鸡和金阳丝毛鸡等。可以根据当地消费习惯选择适宜的品种。

育雏温度、湿度

乌骨鸡体型小,对温度要求比较高。1-4日龄应在36-37℃,5-8日龄34-35℃,以后每周降2℃,5周龄后保持在23-25℃。在保持室温的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呼吸道病的发生。

日龄 温度℃ 湿度%
1-4日龄 36-37 65-75
5-8日龄 34-35 65-75
9-14日龄 32-33 65-75
15-21日龄 30-31 65-75
22-28日龄 28-29 65-75
29-35日龄 26-27 65-75
36-42日龄 24-25 65-75
43-49日龄 22-23 65-75

及时饮水、开料

雏鸡进舍后休息1-2小时及时饮温开水,温度20℃左右为宜,1升水中加葡萄糖50克,补液盐1克,然后再饮用0.01%的高锰酸钾水1次。饮足水后即可开食喂料,6-7次/每天。开食先用半熟碎米再用小鸡配合料。喂食量以2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2-4周龄后改为饲槽喂料,喂料采取少喂勤添,喂八成饱为原则,第1周每天喂6-7次,1周后5-6次,随光照时间缩短,逐渐减少喂料次数。

饲养密度、合理光照

密度过大,雏乌骨鸡采食饮水不均匀,发育不整齐。1-14日龄为每平方米50只,15-20日龄每平方米30只,21-24日龄为每平方米20只左右。随时观察雏鸡饮水、采食,及时调整密度和饮水器、料盘的大小。

光照制度光照时间和强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对幼雏前2天采用48小时连续较强的光照,一般商品用雏鸡从3日龄开始给予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光照制度,开放式鸡舍采用自然光照,种用雏鸡在开放式鸡舍,从3日龄开始到...

为防止相互间的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在7-10日龄用断喙器切掉由喙尖至鼻孔长度的一半,下喙剪掉三分之一。也可在20日龄、对断喙不彻底的再进行断喙。同时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3、电解多维,以减少出血和应激。

定期消毒

每3天进行1次带鸡消毒,用百毒杀1:2000倍稀释液喷雾,采用2种不同成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效果会更好。

育雏室内相对湿度:第1周为65%左右,以后55%左右,以人感到湿热合适、不干燥为宜。如果湿度低,应用喷雾器喷水;湿度高时应加强通风和升温。

防病上,主要注意白痢和球虫病发生

白痢病可选用呋喃唑酮,氟哌酸、土霉素、氯霉素原粉等药物。球虫病可选用克球皇、克球粉等药物,。60日龄前注意球虫病爆发,60日龄后注意鸡拉肚子。

健康的雏乌骨鸡大小均匀,绒毛富有光泽神,蛋黄吸收好,脐环平整,没有血迹,活泼好动,叫声响亮,握在手中有弹性,挣扎有力,肛门干净,无粪便粘附。

防疫接种:出壳后接种马立克氏疫苗,5日龄用鸡新城疫系Ⅱ或Ⅳ系滴眼和鸡痘弱毒苗刺翅;10日龄用传支H120滴鼻;15日龄用法氏B87苗滴鼻;21日龄用肾型传支加强滴鼻;29日龄用法氏囊B87加强滴鼻;40日龄用鸡新城疫1系苗饮水。

因为雏鸡的日龄增加,育雏器的温度需逐渐降低,通常每周降低3℃左右,直到育雏器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同为止.例如,对于5周龄以下的雏鸡,每平方米可饲养23至25只;而对于5至10周龄的鸡,每平方米可饲养20至23只,10至16周龄的鸡每平方米为16至20只.喂食时,应确保每只鸡能够均匀摄入饲料,并遵循少喂勤添的原则。

乌骨鸡在雏鸡阶段十分娇嫩,在人工育雏中,其成活率往往不够理想,为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健壮的后备鸡群,在饲养管理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控制好环境,适宜环境是养好雏鸡的首要条件温度,乌骨鸡个体比一般鸡小,羽毛稀,散热快,故...

网上平养肉鸡5周龄前在育雏舍培育,5周龄后转群到网上饲养,有利于充分利用育雏设备和加快肉用仔鸡后期的发育。保温控湿由于雏鸡绒毛稀短,不能...

如何提高雏鸡成活率育雏饲养密度别太大育雏应注意雏鸡群的密度,雏鸡的饲养密度是每平方米面积饲养的雏鸡数,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因为养殖密度与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以及卫生,还有恶癖的发生都有着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

7日龄内光照以每天20-24小时为宜,7日龄后每周减少光照2小时,直至光照时间为13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15日龄后改为每平方米1-2瓦。

(育雏期为30天,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关系乌骨鸡生产成败的关键时期,其主要任务是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前期增重。.下面中国饲料原料信息网介绍几种有效的乌鸡饲养方法。.雏鸡饲养密度与雏鸡的正常发育、健康密切相关。

育雏期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关键阶段。雏鸡成活率的高低,生长发育的快慢,体质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必须掌握以下要点。

乌鸡育雏饲养,关注雏鸡生长发育,确保成活率。已经分析完毕,现在看乌鸡育雏关键技术解析与应用。

一、精心挑选鸡苗,奠定健康基础 在乌鸡育雏的第一步,选择优质的鸡苗至关重要。以滁州市畜牧兽医站为例,当地常用的品种有雪峰乌骨鸡、江山白羽乌骨鸡等。根据当地消费习惯挑选适宜的品种,为后续的育雏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乌骨鸡体型娇小,对温度敏感。在育雏初期,温度应控制在36-37℃,随后每周降低2℃,直至5周龄后保持在23-25℃。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以营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育雏密度对鸡群健康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以5周龄以下的雏鸡为例,每平方米可饲养23至25只;5至10周龄的鸡,每平方米可饲养20至23只。合理调整饲养密度,确保鸡群均衡发展。 光照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前2天采用48小时连续光照,随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至光照时间为13小时。光照强度为每平方米4瓦,15日龄后改为每平方米1-2瓦。 五、及时断喙,预防啄癖 为防止啄癖和减少饲料浪费,在7-10日龄用断喙器切掉喙尖至鼻孔长度的一半,下喙剪掉三分之一。同时,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3、电解多维,以减少出血和应激。 雏鸡进舍后休息1-2小时,及时饮温开水,温度20℃左右为宜。开食先用半熟碎米再用小鸡配合料,喂食量以20分钟左右吃完为宜。2-4周龄后改为饲槽喂料,遵循少喂勤添,喂八成饱为原则。 育雏期间,每3天进行1次带鸡消毒,使用百毒杀1:2000倍稀释液喷雾。采用2种不同成分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提高消毒效果。 八、防疫接种,保障鸡群健康 出壳后接种马立克氏疫苗,5日龄用鸡新城疫系Ⅱ或Ⅳ系滴眼和鸡痘弱毒苗刺翅;10日龄用传支H120滴鼻;15日龄用法氏B87苗滴鼻;21日龄用肾型传支加强滴鼻;29日龄用法氏囊B87加强滴鼻;40日龄用鸡新城疫1系苗饮水。
乌鸡育雏饲养,关注雏鸡生长发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