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市场10斤带鱼4斤冰,黄花鱼肚藏冰碴
近日,山东济南市场带鱼的冰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消费者们对带鱼中的冰量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是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
据媒体报道,有市民在购买带鱼时发现,带鱼中的冰量高达4斤,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同时,还有市民反映,黄花鱼剖开后肚子里有不少冰碴子,让人不禁对食品安全产生担忧。
食品安全担忧 消费者权益保护面对这一问题,消费者们应该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购买海鲜时,要仔细观察产品的质量和包装,避免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投诉和举报等方式,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相关数据数据 | 数值 |
---|---|
带鱼冰量比例 | 40% |
黄花鱼肚中冰碴子比例 | 30%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行业专家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海鲜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海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同时,商家也应该诚信经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济南的阳光舜城附近,记者并未发现曹女士所说的路边卖海鲜的摊位。于是,记者又来到了千佛山海鲜副食品市场和七里堡综合批发市场,发现这里售卖的黄花鱼中,很多鱼的肚子都显得异常鼓胀。
邢冉冉、胡业军、何丹于2005年10月6日11:07报道,广州白云机场安检人员在一件飞往泰国曼谷的随机托运行李中,发现两条大鱼里藏有不明团状物品。安检人员怀疑藏毒,经开包检查,发现旅客的两条大草鱼的鱼肚子里只是塞满了一团团的冰块,引来安检人员虚惊一场。经开包检查,安检人员取出了何某行李中的两条各重约3公斤的大草鱼,翻出了鱼肚子里的团状物品,发现只是用薄胶膜包裹的团状冰块,导致一场虚惊。据何某称,他的妻子在曼谷没吃过这么大的草鱼,因此捎带两条回家,但怕在机舱闷坏,便在鱼肚塞满冰粒以求保鲜。
在济南某海鲜批发市场,记者购买了一包两斤装的带鱼段,化冻后的重量为675克,含水量达到32.5%,超过全部重量的三分之一。按照每公斤9元的售价,实际每公斤价格超过12元。在历山路某超市,记者看到,带鱼既有带冰卖的,也有不带冰的,但价格差别很大。新鲜的带鱼价格是43.9元每斤,带冰的带鱼每斤只需9.9元。
黄花鱼剖开后,肚子里有不少冰碴子,化开后竟有好几碗水。为了保鲜加水冰冻可以理解,但掺水太多则是商家没良心的表现。专家称,冷冻鱼“包冰衣”虽为保鲜,但究竟加多少水合适,却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
近日,市民张女士去超市购物,看到带鱼段价格很便宜,每斤只要4.99元,想也没想就买了10斤。只是回家收拾完后却发现,10斤带鱼竟有4斤左右的冰。“这是花钱买的带鱼还是冰?”张女士不禁感叹,“买的时候只标明是带鱼段,并没有注明是否带冰,这样做算不算欺诈?”
一些黄花鱼的肚子特别大,是否一定是注了水?记者找到曹女士所说的黄花鱼注水视频,在视频中,操作的人员先是用一个蓝色塑料管从鱼嘴深入鱼腹,然后将一个细管插入鱼腹,用针管向管中注水,一条比手长不了多少的黄花鱼被注入了五管水。
冰在外面市民还可以观察到,但冰在鱼肚子里却很难发现。市民曹女士前两天在阳光舜城附近路边的一处海鲜摊位买了一条黄花鱼,就让她见识了啥叫“注水鱼”。
除了看外观,还可以靠手感判断。鲜的黄花鱼腹部捏起来比较有弹性,而注了水的黄花鱼鱼腹部位捏起来则软塌塌的,使劲儿捏还会捏出水来,冰的黄花鱼用这招就不灵了。
记者以每斤22元的价格从千佛山海鲜市场买了一条看起来肚子很鼓的黄花鱼。记者将鱼腹从中间顺着剖开,里面并没有出现冰块或水,除了内脏之外,还有一块鱼子,而这块鱼子就是造成黄花鱼肚子鼓鼓的原因。在鱼完全融化之后,残存在塑料袋里的水也只有17克。
10斤带鱼4斤冰黄花鱼肚藏冰碴齐鲁晚报·2015-02-02 10:51·海报济南看上去肥厚的冷冻带鱼,化开后竟有好几斤水;看着挺肥的黄花鱼,剖开后肚子...
“买的时候看鱼肚子挺鼓,摊贩说是鱼子,我一想也有道理,就花20块钱买了一条。”买回家后,曹女士把鱼肚子剖开,并没有见到摊贩所说的鱼子,反而见到了一堆冰碴子。“鱼肚子里除了一些内脏和碎冰外,还有一块整冰。我一看就想起了前两天朋友圈里看见的那个注水黄花鱼视频了。”随后,曹女士将黄花鱼放在塑料袋里化开,化出来的水倒在普通的饭碗中有小半碗。
经过一周多的等待后,3份盖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公章的检验报告出炉。报告结果证明,王振的担心一点都不多余。根据国家GB31602-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