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云南养蚂蚱市场供不应求,蚂蚱养殖成为新兴致富产业

在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种小小的昆虫——蚂蚱,正悄然兴起,成为当地农民的新宠。近年来,云南蚂蚱养殖市场供不应求,养殖蚂蚱已成为一种新兴的致富产业。

云南养蚂蚱市场供不应求,蚂蚱养殖成为新兴致富产业
蚂蚱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据邓志美介绍,胡蜂具有肉食性,是农林害虫的天敌,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市场供不应求,客户都会上门找订购。近年来,当地不断探索发展蚂蚱养殖,从养殖菜鸟到能手,从单打独斗到建立合作社,这位“蚂蚱大王”如今年收入50万元,带动80多户村民致富。

云南十八怪,三个蚂蚱一桌菜

由于烧烤摊和餐馆需求量大,蚂蚱时常供不应求。据《中国日报》报道,一位云南的90后大学生养殖蚂蚱,凭借高原河谷地带优越的气候条件,以及喂养蚂蚱的规范化操作,一年销出去6吨蚂蚱,给他带来了20万盈利。

现在所养殖的蚂蚱基本上是供不应求,要是养殖规模扩大了,就会有专门的公司上门收购,销路不用愁,经济收入非常可观。为此,他一边自己实践摸索,在...

产业链的另一边:市场问题

秋后,正是当地老百姓俗称“蚂蚱”的蝗虫“丰收”季节。别慌,这不是闹了蝗灾,这是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个特色养殖项目。

再过十天左右就可以出栏上市,换成钱啦!8月9日,在淮滨县张里乡陈后楼村的绿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蚂蚱养殖基地,几十个白色大棚整齐排列,成堆的蚂...

无污染的蚂蚱养殖昆虫资源产业正是方兴未艾,韩建军了解后发现在我们国家周围的日本和韩国发展得十分迅速,开发出来像宠物昆虫,还从蚂蚱体内提取出抗菌肽已经应用在了畜牧业和化妆品上,研究发现蚂蚱提取...

农民乐开怀:致富新路径

农民乐开怀韩建军的蚂蚱养殖也迎来了众人学习,其中不乏大学生,蚂蚱只吃草,不产生废弃物和污染物,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成了好多农民致富的首选,韩建军还算...

经过两年的发展,老陈夫妇不仅自己走上了蚂蚱致富路,还带动当地几家农户发展蚂蚱养殖,仅此一项,就给村民增加收入100多万元。但是,对于遵循自然...

“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炒上一盘,弄上二两小酒,款待朋友。活体大蚂蚱的网上销售价格高些,销售价格在25-55元/斤之间。都说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而在山东省日照安庄镇“90后”小伙儿左荣富的200个养殖大棚里,蚂蚱们蹦得正欢。

蚂蚱特色食用方法:虫子宴

“虫子宴”摊位,摆满串蛇、蜈蚣、蚂蚱、蜘蛛等吸引不少食客拍照。8月6日报道台媒称,蝗虫俗称蚂蚱,是危害稻米、麦子、玉米等禾本植物的害虫,但因其肉质松软,营养高,近年来已被科学家列为未来替代肉类的优良蛋白质来源。

贵州省水城县盐井乡群福村出了新鲜事儿:村主任蒋先进竟然专门建起大棚来养蚂蚱。群众一度都认为他做了件“荒唐”事,可小蚂蚱却为蒋先进带来了大效益。

产业红火了,慕名前来学技术的人也多了。对此,袁金华毫不吝啬。2018年,袁金华将蝗虫养殖经验推广给了铜仁市玉屏县长岭村的村支书黄洪国,如今,长岭村的蝗虫养殖也正如火如荼。

据我了解,云南养殖蚂蚱的人并不多,就是在作为昆明食材提供地的禄劝至今也就只有三家在从事这方面的养殖。据杨影透露,在禄劝她的养殖量是最大的,每年的产量能达到三四吨。

创业的成败:做与不做

和其他的80后一样,80后末期出生的杨影在股子里也充斥着创业的热情。2012年因为看了央视农业频道有关蚂蚱养殖的节目,她开始以此为生。

“当时在禄劝有一家专门养殖蚂蚱的,也没有考虑过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关系。”杨影说,“创业的成败与否,更多体现在做与不做,要是不做就永远不可能成功。”就是这样“说干就干”的念头促使她开始租地、修建大棚、购置种苗等。

杨影至今记得在2012年第一批蚂蚱出栏的场景,借助互联网电脑管家渠道,上门来看货的顾客络绎不绝,而且每公斤都有着绝对的利润可赚。

和其他的养殖不同,由于蚂蚱是大棚养殖,一年四季都能进行,但其利润明显受季节的影响。杨影说:“在夏天的时候,每公斤蚂蚱的净利润也就十几元,但到了冬天每公斤的利润便可突破八十余元。”

这主要是受供求关系直接影响而导致的。据杨影介绍,夏天是万物快速生长的时节,无论是蚂蚱,还是蚂蚱食取的单子叶植物都迎来了快速生长的时节,从而一定程度上导致蚂蚱产量剧增,但到了冬天尽管是在大棚里养殖,但其成长依旧受限,产量便有所下降。

这样的时节交替也直接影响着杨影一年蚂蚱养殖的数量。“要是把握不了时节交替,一年也就只能养四批,只有把握好时节交替,较早种植好蚂蚱所需要的食材,方能养到五批。”她说。

尽管云南的蚂蚱养殖更多处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近些年来靠养蚂蚱致富的消息不绝于媒体,甚至有人将所养的蚂蚱卖到了日韩。杨影结合自身的经验来谈,目前蚂蚱尚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只要能养出来,就一定有利润可言。

之前她综合算了一笔账,全年下来,销往省内外是五五对开,每公斤蚂蚱的纯利润平均在25元左右。

除了利润可观外,相比起其他养殖业,蚂蚱养殖的管理相对简便。杨影告诉本报记者,由于蚂蚱的繁殖能力强,饲养一批后即可循环发展。

一般蚂蚱养成后,自己就会在地里下仔。卖了一批蚂蚱之后,下一批很快就会自己繁育出来。在采访结束之后,她特别强调养殖蚂蚱对环境要求很高,要想养好蚂蚱, 要寻找一块没有被农药化肥污染的田地,建起养殖中心。

同时,还要在养殖过程中确保周围的草木不能被污染,更不能打药上化肥。

云南养蚂蚱市场供不应求,蚂蚱养殖成为新兴致富产业

炸蚂蚱成为当地特产,吸引众多食客。2015年,吕正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投身于蚂蚱养殖,如今已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由于烧烤摊和餐馆需求量大,野生蝗虫供不应求,大陆人吃蝗虫的历史悠久,《云南十八怪》中的蚂蚱当下酒菜,成为美食界的新宠。

杨影透露,目前云南养殖蚂蚱的人并不多,但在禄劝的养殖量已达到三四吨。她认为,蚂蚱养殖前景广阔,供不应求。养殖一批后即可循环发展,每公斤蚂蚱的纯利润平均在25元左右。杨影表示,养殖过程中要确保环境无污染,才能养出高品质的蚂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6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