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水稻收获进入关键时期

秋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1000万亩水稻颗粒归仓,这个管理局在充分利用自有收获机械的基础上,积极联系跨区作业机车,使可用机械力量全部深入田间进行收获作业,全面掀起水稻抢收高潮。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水稻收获进入关键时期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发展部情况

记者从建三江管理局农业发展部获悉,今年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辖区内秋作物共计1100万亩,包括1000万亩水稻和100多万亩玉米、大豆。此次大雪共造成130万亩水稻受灾。

受灾地区及应对措施

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建三江所辖区域内的15个农场中,鸭绿河农场、洪河农场、前哨农场和浓江农场是此次降雪过程中受灾较重的地区。

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许多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秋粮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据悉,针对当前秋粮生产面临的问题,中央财政安排11亿元资金对南方双季晚稻主产区和东北地区粳稻实行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虫补助,并进一步完善促进水稻生产和支持秋冬种生产的政策措施。

稻浪滚滚,机声隆隆,因为一台台收割机往来穿梭,建三江千万亩良田也已经进入收获高峰。管理局针对当前天气情况,合理排兵布阵,坚持抗灾抢收、应收尽收,确保水稻颗粒归仓。

收割过程及损耗

种植户的开镰时间也被迫提早了几天。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为北大荒农垦集团分公司,耕地主要位于我国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包括富锦、同江、抚远、饶河等市、县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目前,这个管理局每天投入收获机车两万余台、人力7万余人,以日收获水稻100余万亩的速度全力推进水稻收割作业,力争在大雪来临前保质保量完成收获任务。

未来展望

为了给明年生产准备工作赢得时间上的主动,管理局各单位在快速推进秋收作业的同时,还积极调配大马力机车进行翻地作业,实现收获与翻地无缝对接,力争在10月底前实现耕地100%“黑色越冬”。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水稻收获进入关键时期,面临多重挑战,但在国家政策支持和管理局的积极应对下,相信能够顺利完成收获任务,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秋风送爽,正是收获的季节。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千亩稻田因雪灾倒伏,秋收工作迫在眉睫。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水稻收获进入关键时期

面对倒伏的稻田,传统的收割机无法正常作业。为此,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创新性地引入了智能收割机。这些智能收割机装有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精准识别田间的障碍物和倒伏的稻穗,实现高效收割。

例如,在红卫农场水稻示范区,智能收割机一天能收割100亩地,比传统收割机提高了一倍。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还降低了粮食损耗,确保了粮食的颗粒归仓。

同时,管理局要求各农场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采取昼夜不停歇、人停机不停的方式,按照先外线后里线、先收早熟品种后收晚熟品种的原则,全面开展收获作业。为提高秋收质量,各农场还实行场领导动态服务、包站科室科长和管理区管理人员蹲点服务责任制,并要求各单位基层管理人员24小时值守在秋收现场,吃住在作业站,把好秋收质量关。

通过创新农机和科学管理,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成功应对了雪灾带来的挑战,确保了粮食的颗粒归仓。这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