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辽西地区侧柏良种培育,针对干旱、盐碱地适应性研究

项目 内容
侧柏种子采集 将良种侧柏种子放入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浸泡2-3小时后放入4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将浮在水面上的种子捞出扔掉。
种子催芽处理 取出年前处理过的侧柏种子,置于室内平铺在草帘上,每天用20℃温水淘洗1翻动2次,等一周后种子露白牙时便开始播种。
播种 播种后及时浇水,提高地湿,促进种子发芽。
苗期管理 幼苗出齐后,马上喷施0.5-1%的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可以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可以结合人工与药物治疗。
除草原则 除草原则:除早、除小、除了,初期苗小采取人工除草,后期采取药物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
浇水与追肥 出苗和幼苗期少浇水;速生期小水勤浇;生长期控制浇水;出苗前7天浇水,防止土壤过干而影响出苗率。
施肥 速生期结合灌溉进行施肥,施肥以氮肥为主,全年追施硫酸铵2~3次,每次公顷施硫酸铵60~90kg,后期则以钾肥为主,提高苗木质量。
越冬防寒 入冬寒潮来临之前,需做好灌防冻水、喷防冻剂、覆土、地面覆盖等保温措施。
整地、施肥 先将有机肥和复合肥均匀撒在地表后用机械旋耕;苗床做成15cm左右的低床,床宽100cm,步道40cm,有利于长度根垄长一致;在装袋前7天将床土浇足水,使土壤处于湿润状态,有利于种子发芽。
侧柏生物学特性分析 侧柏对气候、土壤选择性和抗病性比较强,因此非常适合在辽宁西部山区、丘陵、沟谷地等地种植。
水文 建昌县水资源总量为57212万m3,为大凌河、六股河、黑水河、青龙河、小凌河等5河发源地,岭上有大凌河、青龙河,岭下有六股河、黑水河、小凌河。
土壤 全县土壤共分3个土类、9个亚类、24个土属、49个土种。建昌县实验林场属于棕壤土类,土地肥沃。
大气环境 项目区位于偏僻农村,无气害污染,生态平衡,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气候 建昌县属于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日照时数2915h,平均无霜期为156d,平均降水量为565.6mm,育苗地、气候条件等都肥适合侧柏苗木繁育。
侧柏良种培育技术 侧柏,又称扁柏、柏树,是柏科侧柏属的常绿乔木,原产我国北部及西北部,为我国特有树种。由于其特有的抗旱、抗寒性,并具有对土壤适应性强、耐瘠薄的特性,近年来,已成为辽西北半干旱低山丘陵的主要造林优良树种,在建平县已被大面积种植,侧柏的用苗量逐年增加。
侧柏栽培技术 侧柏球果多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熟,采摘时以长杆敲击小枝使球果落地,收集后晾晒15天后通过翻动、轻击等法可使种子脱出;将脱出的种子除杂净种后装袋干藏。
侧柏造林技术 侧柏木材坚韧致密,纹理均匀,具有香味,久藏不朽。侧柏造林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播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修剪、疏伐等环节。
辽西地区侧柏良种培育,针对干旱、盐碱地适应性研究

辽西地区侧柏良种培育,针对干旱、盐碱地适应性研究。已经梳理完,现在进入辽西侧柏良种培育:干旱盐碱地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建昌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多为盐碱地。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传统的造林树种难以成活。因此,选择适应性强、耐旱耐盐碱的侧柏作为造林树种,成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辽西地区侧柏良种培育,针对干旱、盐碱地适应性研究
二、侧柏良种培育技术

1. 种子处理: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和温水浸泡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种子发芽率。

2. 整地施肥:选择肥沃的棕壤土,进行深翻整地,施足底肥,为侧柏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3. 播种:采用容器杯育苗技术,播种时注意控制播种量,确保苗木均匀分布。

4. 苗期管理:适时浇水、施肥、除草、松土,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苗木生长。

三、实际应用案例

建昌县生态实验林场位于建昌镇和汤神庙镇两个乡镇,地理位置优越。该林场采用侧柏良种培育技术,成功培育出250万株良种侧柏容器苗,其中Ⅰ级苗240万株,Ⅱ级苗10万株。这些苗木在造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四、效益分析

1. 生态效益:侧柏造林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改善生态环境。

2. 经济效益:侧柏木材坚硬致密,纹理美观,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五、未来展望

因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侧柏良种培育技术将在辽西干旱盐碱地区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培育技术,提高苗木质量,为辽西地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3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