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大豆霜霉病是一种危害大豆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大豆霜霉病,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在大豆种植领域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作为一种真菌性病害,大豆霜霉病对大豆的生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大豆霜霉病是一种危害大豆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大豆霜霉病的危害

大豆霜霉病主要危害大豆的叶片、豆荚和豆粒。叶片染病后,会出现褪绿色的小斑点,随后斑点扩大,颜色逐渐变为黄褐色,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脱落,甚至整株死亡。豆荚和种子染病后,内部和表面会产生灰白色霉层,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症状 描述
叶片症状 褪绿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为黄褐色病斑,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豆荚症状 豆荚内部和表面产生灰白色霉层。
种子症状 种子表面产生灰白色霉层。

选用抗病品种,从无病株上采收种子。

合理轮作,与非大豆类豆科蔬菜隔年轮作,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增强田间通风透光,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适时施用化学药剂,发病初期开始喷药,用药间隔期7~10天,连续喷雾防治2~3次。

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注意观察大豆生长情况,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案例分析

在某大豆种植区,由于连续多年种植大豆,导致大豆霜霉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地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推广抗病品种,降低大豆霜霉病的发生率。

实行轮作制度,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

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地区大豆霜霉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大豆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大豆霜霉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大豆生长的真菌性病害,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以及适时施用化学药剂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治大豆霜霉病的发生,保障大豆的稳产高产。

大豆霜霉病是一种危害大豆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1. 在播种前,农场主进行了土壤消毒,使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处理,以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2. 播种时,农场主选择了抗病品种,如“黑农51”和“东农60”,这些品种对霜霉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3. 种植过程中,农场主注意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菌的滋生。

4. 在大豆生长期间,农场主定期检查植株,一旦发现病斑,立即进行药剂防治。防治药剂选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吉林省某农场,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达1000亩。该农场主在防治大豆霜霉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2. 合理轮作:与非豆科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田间病菌的积累。

5. 生物防治:释放捕食性天敌,降低病菌的传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