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条形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大豆叶片和茎蔓
大豆条形炭疽病,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心生警惕。这种病害,就像大豆田里的隐形杀手,悄无声息地危害着大豆的生长。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如何防治,又有哪些管理要点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大豆条形炭疽病的症状表现为:病斑初为水渍状的褐色细条斑,因为豆荚鼓粒,病斑扩大为条状或不规则形,黄褐色或红锈色,酷似机械擦伤,形似锈状斑。严重时,豆荚会枯死,潮湿时,在枯死豆荚病斑处可见排列不规则的小黑点。
防治方法 | 具体措施 |
---|---|
种子处理 | 播种时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
药剂防治 | 掌握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WP2000倍液,或25%保鲜克EC1000倍液,或43%好力克SC4000倍液等。 |
田间管理 | 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浇水,开好排水沟系,防止土壤过湿和雨后积水引发病害。 |
合理轮作 | 实行与非豆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以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
1. 选用无病种子:从源头上切断病害的发生。
2. 合理轮作:与非豆科蔬菜轮作2年以上,减少田间病菌来源。
3. 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浇水,开好排水沟系,防止土壤过湿和雨后积水引发病害。
4.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
大豆条形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但只要我们掌握了防治方法和管理要点,就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确保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防治要点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条形炭疽病的防治是保障大豆产量和质量的关键。这种病害不侵染豆粒,却对鲜豆荚的商品性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防治大豆条形炭疽病, 要选用无病种子进行播种。
大豆炭疽病是一种广泛发生的病害,从大豆出苗到收获前,都可能受到其侵害。主要危害部位包括茎杆、叶片和豆荚。当地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时,炭疽病的发生相对较为严重。因此,选用无病种子是防治大豆炭疽病的第一步。
②种子处理
播种时,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4%。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降低大豆炭疽病的发生风险。
③田间管理
⑤合理轮作
危害症状
大豆炭疽病的病菌有两种携带方式,其一是大豆种子上面自带的,其二是患病的植株,会留在田间一部分,给了病菌生存越冬的环境。
大豆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i,是我国大豆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据报导,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6个省均有发生。该病常引起幼苗和豆荚枯死,我省推广的主要大豆品种都较感染大豆炭疽病,未发现免疫品种。
条形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大豆结荚以后,尤其是鼓粒期的豆荚。在6-9月份,处于鼓粒期的豆荚病情发展很快,只需3-5天,发病面积就可占整个豆荚的50%以上。发病严重程度与大豆生育期的天气情况、大豆始花到采收期内的降雨量有密切关系,与大豆鼓粒期的降雨量的关系尤为密切。
大豆炭疽病,大豆炭疽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的一种,主要为害茎及荚,也为害叶片或叶柄。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是大豆生产的常见病害。严重发生可影响产量。被侵染的种子萌发率低,影响种子质量。全世界包括中国各大豆产区皆有分布。
豆科蔬菜病害的种类很多,豆类炭疽病是豆类作物上分布广泛、危害较重的一种常见病害。豆类炭疽病危害叶片、茎蔓、豆荚和种子。豆科蔬菜主要有菜豆、豇豆、蚕豆、豌豆、扁豆、菜用大豆等,是我国重要的一类蔬菜。
大豆紫斑病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分布广泛,在南北大豆种植区基本都有发生,主要危害豆荚和种子,不过在种植过程中,大豆的叶片和茎杆也会被感染,给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的影响。防治大豆紫斑病,也是要在刚发生时效果比较好,可选择药剂有苯醚甲环唑、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也可使用上述药剂。
豆类炭疽病从幼苗到开花结荚的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受到侵害。防治豆类炭疽病,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发生特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