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花卉

新仓区块化打造芦笋精品园,探索芦笋产业升级新路径

凭借产业优势,双红村被选中成为芦笋精品园项目的建设地,于2010年启动建设。区块化、集约化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来自杭州、上海的芦笋收购户,种植户们自然不用担心所种芦笋的销路问题。

新仓区块化打造芦笋精品园,探索芦笋产业升级新路径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精品园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推广芦笋优良品种,以及加快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病虫害物理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和生态循环种植模式的示范推广,进一步促进了精品园芦笋产业的发展。

芦笋精品园发展概况
年份 芦笋种植规模 亩均产值 亩均纯收入
2010 1000 7050 2200
2015 1078 16739 9239

从表中可以看出,芦笋精品园在过去的5年里,种植规模扩大了7.8%,亩均产值增长了135.5%,亩均纯收入增长了316.5%。这充分证明了区块化、集约化发展芦笋产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完善的基础设施:水泥主干道路、碎石作业便道、U型排灌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芦笋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通过技术培训,推广芦笋优良品种,以及采用避雨栽培、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病虫害物理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和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提高了芦笋产量和品质。

市场优势:区块化、集约化发展吸引了大量收购户,种植户们不用担心芦笋的销路问题。

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芦笋精品园的市场知名度。

延长产业链,开发芦笋深加工产品,提高产业附加值。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芦笋产业的共同发展。

新仓区块化打造芦笋精品园,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芦笋产业将成为新仓镇的支柱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革新,双红村芦笋园引领潮流

新仓区块化打造芦笋精品园,探索芦笋产业升级新路径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双红村的芦笋种植户们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曾经的顾付良,作为新仓镇知名的芦笋种植户,为了销售芦笋,不得不四处奔波,联系收购商。只是,因为双红村区块化、集约化的发展,收购商们纷纷主动上门,顾付良的芦笋销售问题得到了迎刃而解。

双红村的区块化、集约化发展,得益于“芦笋精品园”项目的建设。该项目以“提高设施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装备水平”为目标,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双红村建设了1000亩的芦笋精品园。在过去的五年里,项目投入资金447万元,使得芦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双红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芦笋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芦笋产业将朝着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