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近期牛蛙市场供需失衡,价格逐渐下滑

据统计,因为养殖规模的扩大,市场上的牛蛙数量大幅增加,供需关系开始失衡,产品滞销严重。本文将深入探讨牛蛙价格暴跌的背后原因,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近期牛蛙市场供需失衡,价格逐渐下滑
地区 牛蛙价格 变动
上海 5两以下8.9元/斤,6两以上8.5元/斤 下滑
南京 4两以下9.5元/斤,5两以上9.3元/斤 下滑
福建 5-7两为主 增加
广东 5-9两为主 增加

但牛蛙因近期养户积极出蛙,消费端依旧疲软,市场供需短暂失衡,价格环比下跌5.9%。本周除牛蛙、黑斑蛙、罗非鱼、白对虾价格呈现下跌外,其他水产品价格均呈现明显上涨态势,其中鲤鱼、黄颡鱼因存塘不足,市场供需失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4%和6.5%。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量水产品陆续达上市规格,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加之节后消费需求下降,致供需失衡,大量水产品价格继续探底,其中中华绒螯蟹等品种价格跌幅较大。

南京市场上牛蛙价格比上海略高一些,4两以下批发价格是9.5元/斤,5两以上批发价格是9.3元/斤,近期南京市场价格也都在下滑,销量方面南京要比上海少得多,福建蛙卖得更多一些。这些小户往往又不具备将大量牛蛙加工成冻品的能力,就只能低价贱卖、低价倾销,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失衡。

最近,牛蛙价格持续走低,市场上也频频传来消息称,一些牛蛙养殖户已“揭不开锅”,资金链断裂,甚至有蛙场全军覆没。小的养殖户被逐渐“收编”或淘汰,行业整体朝着养殖生产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十月下旬十一月上旬,华东地区牛蛙销售基本就结束了,广东福建牛蛙大量进入市场,其中在两地牛蛙上市交接期,有一阵子市场价格暴涨,最高涨到了十五六块一斤,塘口收购价格也接近了十五块一斤。不过牛蛙价格飙升并没有维持太久,因为广东福建养殖户出货量增加,市场价格也慢慢下降到八九块一斤。即便是最近牛蛙价格下滑了,但和上半年最低不到三块钱的批发价格相比,已经好了很多了。

中国水产养殖网了解到,最近广东福建养殖户的卖蛙数量都呈现增加的态势,就是出货规格有些差别,福建牛蛙规格主要集中在5-7两,广东牛蛙规格主要集中在5-9两。今年七月份之前上海市场牛蛙批发价格最高没有超过五块钱一斤,低的时候三块钱都不到。养殖户卖的塘口价格就更低了,很多养殖户亏本严重,饲料厂和饲料经销商压力也非常大,不少厂家甚至因为无力补贴收购养殖户牛蛙,不断减少收购量甚至暂停收购。

上半年卖的牛蛙都是去年上半年放的苗,那批蛙赚钱的养殖户比例非常低,目前福建广东卖的牛蛙都是去年下半年放的苗,这批蛙赚钱的养殖户比例明显增加了,按照成本价三四块钱一斤计算的话,最近一段时间卖蛙的养殖户,利润空间至少在四五块钱以上。价格疯狂飙升的时候,南方一些养殖户每斤蛙利润空间接近十块钱,不过这部分养殖户非常少,那阵子价格飙升市场上牛蛙出现一定程度的断档,江浙沪本地蛙结束,福建广东蛙供应量还没上来,后来因为南方蛙数量增加,价格就慢慢跌下来了。

对于未来的牛蛙价格,批发商表示可能还会继续下降,至于说能跌到什么程度,也不好说,不过由于现在只有福建广东养殖户在有蛙出手,供应量不算太大,市场需求量也比较稳定,价格即便下滑的话,幅度不会太大,只会慢慢下降,价格暴跌的情况几乎不会出现,更不会跌到上半年的低水位。

解释完近期牛蛙市场供需失衡,价格逐渐下滑。,现在来解读牛蛙价格跌落,养殖户需调整策略。

在养殖行业里,牛蛙的行情如同过山车,近期市场供应过剩,价格大幅跳水,养殖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篇文章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为养殖户提供调整策略的思路。

供需失衡,价格骤降
近期牛蛙市场供需失衡,价格逐渐下滑
策略调整:多元化销售渠道

面对市场价格的下跌,养殖户需要调整销售策略。例如,某养殖户通过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牛蛙销售给餐厅、超市等,有效缓解了销售压力。

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率

除了拓展销售渠道,养殖户还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率。某养殖户引进了先进的牛蛙养殖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喂料、控温等功能,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牛蛙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品种改良:提升品质与抗病能力

在品种改良方面,养殖户可以选择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肉质优良的牛蛙品种,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某养殖户引进了新品种的牛蛙,经过一年的养殖,产品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售价也水涨船高。

产业链延伸:加工与出口

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养殖户可以考虑产业链延伸,将牛蛙加工成冻品、干品等,甚至出口海外市场。某养殖户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将牛蛙加工成冻品,销往日本、韩国等国家,实现了较高的利润回报。

调整策略,逆境求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2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