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泥鳅养殖项目助力东乡农民增收,项目背景及定义
地区 | 项目 | 投资 | 效果 |
---|---|---|---|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青塘镇高峰村 | 泥鳅养殖 | 不详 | 助力农民增收 |
武宣县二塘镇眉山村 | 泥鳅养殖产业扶贫项目 | 4.9万元 | 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助力农户增收 |
江苏盐都市郊 | 茨菰田套养泥鳅 | 不详 | 获得绿色食品,提高经济效益 |
抚州市东乡区 | 泥鳅养殖 | 不详 | 年产值达2.5亿元,带动1600余名养殖户增收 |
广西钦州市钦北区青塘镇高峰村,将泥鳅养殖发展成为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武宣供电局投资4.9万元,投放泥鳅苗5万尾,助力壮大眉山村集体经济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武宣供电局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始终把脱贫户如何稳定增收、确保增收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逐步迈向发家致富之路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茨菰田套养泥鳅,是利用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共生互利原理,采用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绿色食品的高效生产模式。江苏盐都市郊大力发展茨菰田套养泥鳅生产,经3~5个月的养殖,一般667m2可收获商品鳅80~150kg,茨菰1500~2000kg,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目前,该县泥鳅养殖面积达1000多亩,泥鳅养殖产业正成为该县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泥鳅养殖对水质的要求不太严格,池塘、稻田、水沟和田头坑塘都可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是养殖户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通过“基地+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发展”模式,不断壮大养殖规模,同时县政府出台有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加大对泥鳅繁殖技术的攻关力度,借助培训班、实地教学等多种形式推广泥鳅繁殖技术。
近日,东乡县半山国际酒店三楼会议厅正在举办素有“水中人参”美誉的泥鳅养殖技术培训班,邀请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到场授课,吸引了全县40多名农村致富能手、泥鳅养殖大户参加。
良好的苗种是泥鳅养殖领域的第一要素。授课专家从全国泥鳅养殖现状、如何选育优良苗种、泥鳅病虫害防治以及泥鳅养殖新技术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针对养殖户现场提出的各类技术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龙游县社阳乡洪光村村民童国平,1999年承包了湖镇镇洪畈村3335多m2良田发展为稻田养泥鳅,当年投资当年收益,3335多m2稻田收获商品鳅1525kg,稻谷1600kg,折合每667m2产泥鳅273kg、稻谷268kg,每667m2获净利1240元,走出一条稻鱼共同发展效益农业之路。
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推广“水中人参”泥鳅的养殖,先后成立了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泥鳅养殖协会,着力打造国内最大的泥鳅养殖供苗基地。
小泥鳅养殖项目助力东乡农民增收,项目背景及定义。已经分析完毕,现在看小泥鳅养殖:东乡农民增收新途径。
在科技小院科技帮扶下,抚州市东阳区泥鳅产业发展迅速,建立养殖基地54个、养殖合作社70个,养殖面积达4000亩,带动1600余名养殖户增收,年产值达2.5亿元,让小泥鳅游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