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泸州农民工返乡养兔子,年增收30万

在农村老家拥有自己的土地,是汪久波的优势所在。汪久波的土地就近挨着房屋,回到家乡的夫妻俩,在离家不到50米的平地上搭建了一个300多平米的兔子养殖基地,开始养殖兔子,3年时间过去,如今,每个月,汪久波的兔子养殖地能够出笼兔子1000多只,还都不愁销路。

泸州农民工返乡养兔子,年增收30万

回到家乡踏实、有归属感。来自泸州市就业局的一份统计信息显示:2013年1月以来,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5194人总投资额达37.7亿元,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4万多人。当地政府也制定多种措施积极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创造条件,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

表中数据来源:泸州市就业局

年份 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 总投资额 带动就业人数
2013年1月-至今 5194人 37.7亿元 4万多人

3年前,在浙江打工人汪久波和妻子邹兴丽回到老家——合江九支,开始养殖兔子。如今,每月的兔子养殖收入已达30万元。他们还计划发展其他养殖业,如土鸡养殖。

汪久波说,明年,还要将养殖场进一步扩大,“我家附近,还有几百亩的山林,打算在这里搞一个宁夏养殖场,专门喂养土鸡。”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文登村亿城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强,辞去稳定的工作,回乡养殖獭兔。经过三年的努力,陈强的獭兔养殖基地占地3000平方米,存栏种兔800只,年出栏商品兔6万只,年销售200万元,纯利润可达40万元。

陈强说:“其实,农民工创业压力很大。为了带动更多村民致富,2014年,陈强主动申请加入孵化园,成立泸州市纳溪区亿城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采用“合作社+基地+养殖户”形式,带动养殖户抱团增收。”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孵化园,成立于2013年,占地面积30000亩,现入驻创业孵化企业10家,吸引个体创业者60余人,解决了返乡农民工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就业,孵化培训近100人,创造产值5000余万元。

“就近不仅可以照看家人,大家伙儿在家里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呢。”白正涛说,以九支为例,九支镇与贵州赤水隔河相望、一桥相连,是四川贵州双向对接的重要节点,同时是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镇,目前正着力建设边贸旅游重镇。

余宗芩是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人。2004年,余宗芩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开始从事建筑行业,辗转于全国各地。只是,在外漂泊多年的他却渴望有一日回到家乡,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回到家乡发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呢?汪久波坦言,“在外的打工日子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每天吃饭都是赶着吃,对娃儿的想念真的止都止不住。”如今,每天晚上,一家人围着圆桌进餐,其乐融融,只是数年前,他想都不敢想的。

先理解了泸州农民工返乡养兔子,年增收30万,探索农村创业新路径。,再来看泸州农民工养兔增收,农村创业新典范。

汪久波,一位来自泸州的普通农民,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在家乡的土地上开辟出了一条养殖兔子的致富之路,成为农村创业的新典范。

因地制宜,打造绿色养殖基地
泸州农民工返乡养兔子,年增收30万
政策扶持,拓宽创业之路 养殖土鸡,拓展收入来源 电商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

返乡农民工创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收入,还为家乡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九支镇,像汪久波这样的返乡农民工创业人员数量逐年攀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未来展望,携手共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8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