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水点豆腐,传统工艺
卤水点豆腐,这不仅仅是一道传统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智慧结晶。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探寻卤水如何激活豆浆,使其凝固成美味的豆腐。
步骤 | 操作 |
---|---|
1. | 采购东北优质大豆,筛选无虫豆、霉豆、黑豆及杂质。 |
2. | 磨豆:第一磨加水量适中,水流直径8-10毫米,加入14公斤湿黄豆,豆腐的加水比例1:6,即36公斤生豆浆。 |
3. | 蹲缸:静止不动大约10分钟,让蛋白质充分凝固。 |
4. | 泡豆:将泡好的豆子磨成浆。 |
5. | 豆浆烧开后,扯火。 |
6. | 浇卤:将几滴卤水滴进盛有豆浆的勺子里,勺子慢慢在锅内转动,过几分钟换一勺,直到感觉勺子在锅里推不动,时间大概在半小时左右。 |
7. | 凉半小时的时间。 |
8. | 把豆腐脑倒进来,用包袱盖好,控水。上面也可以放稍微重一点的东西,水下的快。 |
卤水点豆腐的原理是利用卤水中的成分与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形成凝固的豆腐。卤水学名为盐卤,是由海水或盐湖水制成,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与传统石膏豆腐相比,卤水豆腐具有以下优势:
口感更佳:卤水豆腐口感绵韧,有豆香味,色泽白中略偏黄,质地比较粗老,俗称老豆腐。
营养价值更高:卤水豆腐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制作工艺独特:卤水点豆腐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严格把控时间、温度和卤水量,确保豆腐的品质。
1. 选用优质大豆:优质大豆是制作卤水豆腐的基础,要选择无虫豆、霉豆、黑豆及杂质。
2. 控制豆浆温度:豆浆烧开后,要扯火,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豆腐凝固不均匀。
3. 适量加入卤水:卤水的量要根据豆浆的量来调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豆腐的品质。
4. 注意搅拌:在浇卤过程中,要不断搅拌豆浆,使卤水与豆浆充分混合。
卤水点豆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了解卤水点豆腐的制作工艺,不仅能让您在家轻松制作出美味的豆腐,还能体会到传统工艺的魅力。
主料:黄豆3000g
调料:卤水1碗
黄豆,作为卤水点豆腐的主料,其品质至关重要。优质的黄豆,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在泡制过程中,黄豆吸收水分,逐渐膨胀,为后续的磨浆做好准备。
泡好的豆子,经过磨浆,成为细腻的豆浆。这一过程中,豆子的营养成分得以充分释放,为制作豆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卤水豆腐的口感绵韧,色泽白中略偏黄,质地较为粗老,俗称老豆腐。相较于石膏豆腐,卤水豆腐口感更佳,营养价值更高。
将煮沸的豆浆稍微冷却至80℃左右,然后将卤水慢慢倒入豆浆中,同时不断搅拌。这一过程,称为包浆工艺,是豆腐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包浆完成后,将豆浆倒入模具中,静置一段时间,待豆腐凝固成型。此时,豆腐的口感和质地将更加细腻。
成品豆腐:健康美味的呈现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豆腐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卤水点豆腐不仅口感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健康美味的佳品。
在现代生活中,卤水点豆腐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无论是早餐搭配,还是家常菜肴,卤水豆腐都能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享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