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东魁杨梅栽培管理技术,关注品种特性与生长环境

项目 内容
品种特性 东魁杨梅树形高大,生长势强,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达57.5克,品质优良。
生长环境 东魁杨梅适应性强,喜欢阴凉潮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种植方法 采用鱼鳞坑或小土坪栽植,挖定植穴时施足基肥,提高成活率。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柏牡蛎蚧、长白蚧、卷叶蛾、避债虫、白蚁及褐斑病、癌肿病等,需及时防治。
东魁杨梅品种特性

东魁杨梅树形高大,生长势强,圆头形,枝粗节密,叶密生,叶缘波状皱缩似齿或全缘,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25克,最大达57.5克,为不规则圆球形,果皮紫红色,肉柱较大,先端钝尖,肉厚汁多,酸甜可口,品质优良。

东魁杨梅栽培管理技术,关注品种特性与生长环境

东魁杨梅适应性强,树冠大,根系分布广,不论是山区或半山区、朝阳山或朝阴山,凡是有树木柴草的山坡均可种植。但杨梅总是喜阴的果树,一般阴山面比阳山面种植好。因此,栽植时应选北坡较阴凉潮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砂质黄壤土或砂质红壤土为好。

一般不进行开园定植,大多数是以鱼鳞坑或小土坪栽植,这样花工少、方法简便、成活率高。定植穴挖成半圆形,定植点上坡一半不挖,只削去柴草,深度40~50cm。因东魁杨梅发根率强,砧木的根部因为树龄长大会自然枯死,以后靠接穗附近部位发出的侧根取代于砧木的根,所以深种是提高杨梅成活率的关键。最好以苗木接口上部5~10cm处和地面相平,定植点紧贴穴内上坡,用细泥土护根,扶正苗木,舒展根系,压实,然后可浇入少量的人粪尿,施入少量的磷肥或灰肥,亦可培土覆盖,也可在根基安放大块石,也可用柴草等覆盖进行遮荫处理,以防旱保湿,便于提高成活率。

主要病虫害有柏牡蛎蚧、长白蚧、卷叶蛾、避债虫、白蚁及褐斑病、癌肿病等,需及时防治。如发现病虫害,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喷洒农药、修剪病枝等。

东魁杨梅具有采前不易落果和果实成熟期继续增大的特性,因此采收宜实行分批近完熟采收,提高品质。果实宜轻摘轻放,勿压勿倾倒,分级浅装,便于运销,提高果实的商品性。

东魁杨梅自然树形是圆头形或扁圆形。为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管理方便。前期以促为主,使其提早形成树冠;当树冠形成后,要有效地控制生长,促进形成花芽;结果后,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达到内外上下立体结果,连年丰产。幼树一般培养一干3主枝自然开心形树冠。定植后在主干高30~40cm处短截,以后选留3~4个生长壮实,方位分布均匀的枝条为主枝,并在各主枝上分别培养2~3个副主枝,使其分布合理,层次清楚。过长枝要摘心或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的分枝要适当疏删,在3~4年内基本形成树冠骨架。进入结果后,宜轻剪长放,以疏删为主,缓和树势,开张侧枝。留枝上部宜稀,下部宜密,达到立体结果。修剪以春季2月份为主,夏季为辅。剪除病虫枝、枯枝、衰弱枝,疏删密生枝,回缩更新下垂、衰弱的结果枝群。

杨梅根系较浅,土壤易被雨水冲刷,管理上常结合施肥进行培土、覆草,施肥方法采用逐年挖穴深施,少量多餐施肥法,以有机肥为主,然后钾肥,控制磷肥,培养地力,促进根系生长。栏肥、饼肥、焦泥灰是杨梅的特效肥料,多施这一类肥料,幼树果园可促使幼树快速生长,投产果园能使杨梅结果多、果形大、含糖量高、风味好,确保稳产高产。

沈进.杨梅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农业科技通讯。2013,06:109—111。

吴旺华、陈会杰、周振旭.大枝疏删对东魁杨梅树体高度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现代园艺,2011,08:7—8。

我们不妨进一步延伸至东魁杨梅高效栽培策略,以获取更全面的认识。

东魁杨梅栽培管理技术,关注品种特性与生长环境

东魁杨梅幼树生长旺盛,不易形成花芽,投产较迟。我们采取拉枝、开张树冠,缓和树势的方法,或在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使用土施多效唑控梢促花,有效促进花芽形成。一般每平方米施多效唑纯量0.6~0.8g,均匀撒布在树盘土中。

疏花疏果是控制杨梅大小年结果,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措施。我们根据树体挂果量,疏除密生果、畸形果、病虫果及小果,一般进行2~3次,于果实膨大前期完成。

通过以上高效栽培策略,我们不仅提高了东魁杨梅的成活率,还实现了早果丰产,果实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为东魁杨梅的高效栽培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7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