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雾栽培管理技术,关注生长环境与病虫害防治
修剪莲雾理想的修剪时期应在2-3月份,尤其在立春前后植株的生长速度加快时,进行强性修剪,较容易得到大量的梢叶,才能保证下次催花时植株长成茂密的树冠。以2-3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为高压条。目前我国台湾莲雾栽培面积已达8700ha,年产量达10万t。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能适应多种土壤类型,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底土含石灰质微酸性或碱性砂壤土为佳。以2-3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为...
二、肥水管理果苗种植发根后,应勤施薄施人畜粪尿,施用时加入少量化肥,每隔15天施一次。莲雾种植后一年便可结果,可施用经沤制的有机肥,方法是:将钙镁磷肥、鸡粪、花生麸、烧山灰按1∶2∶3∶4比例进行混合堆沤,充分腐熟后施用。全年一般施5次肥,在开花前即2月中旬施促梢壮梢催花肥,每株深施腐熟有机肥5公斤;4月下旬果径达1厘米时及时施保果肥,每株施腐熟有机肥3公斤;5月下旬当果实定型充实时施腐熟有机肥3公斤作保果肥;在果实成熟期,每株施硫酸钾50克,促使果实成熟和提高食用品质;在9~12月期间施用越冬肥两次,每次每株施有机肥3公斤和尿素50克。从2月开花至7月果实成熟期间,均忌施化学氮肥,否则将影响果品风味及甜度。莲雾是河岸林优势树种,畦底深沟须经常灌水保持浅水湿润,但不能积水,雨季应及时排水。
三、树冠整形莲雾幼树整形以培育4条左右分布均匀的主枝,营造侧枝分布均匀的圆伞形树冠。第一次修剪于3月份左右;第二次于7月份正造收果后进行,对树冠内枝条修剪一般保留2厘米左右的枝桩,作为下一造的结果枝;第三次在10月初起至入冬,所有新梢全部剪掉,以储备充足的养分供越冬需要。
四、疏果、防落果莲雾结果过多时应考虑进行酌量疏果,以促使果形美观、肥大和均匀。6~7月份果实成熟时,正值南方雨季,为防止下雨天造成大量落果,可在5月初至收获期间每隔15天喷施100毫克/公斤2,4-D一次,防止落果。
五、病虫害防治莲雾的主要害虫有毒蛾、介壳虫、金龟子等,病害主要有果腐病和炭疽病,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
六、采收莲雾果成熟时,果实硕大,水分多,果皮薄,耐贮藏时间较短。因此果实在采摘分级后要用柔软的白纸包裹,在纸箱内分层叠放包装,立即上市销售。
莲雾,又名蒲桃,桃金娘科蒲桃属,为河岸林优势树种,原产马来西亚,目前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引种获得成功。该果树属乔木,叶片对生,阔叶,果实肉质、钟形,果色红色,果表有光泽、被蜡质,果肉白色,似海绵状,品质优良,属果中上品,有很好的开发种植价值。莲雾为热带常绿阔叶果树,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栽培。莲雾喜高温高湿,忌霜冻,怕干旱。经试验,北回归线以南终年无雪区域和东南沿海区域均适宜种植,北回归线以北霜雪区域不适宜种植。适种地区应具有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充足等条件。
八、种植方法莲雾用嫁接苗木,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种植规格为2.5米×4米,即每亩66株。待树冠交接后再进行间株疏植,将种植规格变为5米×4米,即每亩33株。种植方法:打穴长宽各1米,深0.5米,每穴施土杂肥10公斤、鸡粪10公斤、花生麸2.5公斤、钙镁磷肥1公斤,与土壤拌均回穴,并起土墩高出地面0.3米,在土墩上种植。植后开挖深0.8米的沟及起畦,每畦种2行。
高效栽培与精细管理技术对于提高莲雾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病虫害的防治是莲雾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莲雾的生长周期中,水分管理是关键。
十、案例分析李先生栽培的莲雾,其立地条件优越,采用以下栽培技术:1.合理修剪;2.科学施肥;3.病虫害防治;4.水分管理。经过精心管理,莲雾产量逐年提高,品质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莲雾栽培管理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从土壤、肥料、水分、病虫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才能提高莲雾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果业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分析莲雾栽培管理技术,关注生长环境与病虫害防治。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莲雾种植:环境优化与病虫害防控。
修剪时机
莲雾花果量大,5年生树正常的花穗一般在2000穗以上,每穗的花蕊数一般在11-20朵。李先生在特定的立地条件下,运用了莲雾的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
7、采收与包装——确保莲雾品质与新鲜度
10、——莲雾栽培的关键要点
要达到丰产的目的,必须做好莲雾的抚育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探索和研究莲雾的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为当地莲雾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对繁荣水果及园林绿化花木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温潮湿环境下,莲雾生长快,结果多,果大,产量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