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果褐斑病是猕猴桃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猕猴桃褐斑病,又称为叶枯病,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病害。它借助风雨等自然条件进行传播,对猕猴桃的生长和果实品质造成严重威胁。褐斑病主要侵害猕猴桃的叶片、枝干和果实,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
降低果实产量:叶片大量枯死或提前脱落,导致果实无法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降低产量。
降低果实品质:受病害影响的果实往往口感不佳,品质下降。
影响树势: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影响果园的经济效益。
叶片症状:叶片边缘出现近圆形暗绿色水渍状斑,后期病斑中心为褐色,边缘呈灰褐色或灰褐相间。
枝干症状:枝干出现病斑,病斑中央为褐色,边缘呈灰褐色或灰褐相间。
果实症状:果实出现病斑,病斑中央为褐色,边缘呈灰褐色或灰褐相间。
措施 | 具体操作 |
---|---|
加强栽培管理 | 合理施用肥料,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 |
化学防治 | 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 |
生物防治 | 利用拮抗真菌或细菌防治病害。 |
2019年,某猕猴桃种植户发现其果园中的猕猴桃叶片出现褐斑病症状。经过专家诊断,该种植户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用肥料,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该种植户的猕猴桃褐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果实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奇异果褐斑病是猕猴桃上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猕猴桃褐斑病防治新策略。
猕猴桃褐斑病:病害初探猕猴桃,这一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却时常受到褐斑病的困扰。这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不仅影响果实的外观,更严重时会导致整株死亡。在苏州市的某片猕猴桃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病害症状:直观识别在苏州市黄汉宇的猕猴桃园中,褐斑病的症状表现得尤为明显。叶片边缘和中间出现近圆形的暗绿色水渍状斑,因为病情的发展,病斑迅速 ,形成大型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中央逐渐变为褐色,周围呈灰褐色或灰褐相间,边缘深褐色,其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受害叶片最终会卷曲破裂,干枯易脱落。
面对褐斑病的威胁,苏州市的猕猴桃种植户们采取了多种防治策略。加强综合管理是关键。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雨后排水,防止积水,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
在药物防治方面,苏州市的种植户们选择了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以及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这些药物在发病初期施用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2%以上和88%以上。每隔7天施用一次,连续3次,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
4月13日,苏州市的黄汉宇在农管家APP平台上分享了他的猕猴桃病害图片,并询问如何治疗。农管家专家根据图片分析,给出了专业的防治建议。黄汉宇按照专家的建议进行防治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果实品质得到了保障。
未来展望:持续关注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型防治方法的研发,相信未来猕猴桃种植户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病害的挑战,确保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