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要点,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要点 详细说明
温度管理 不能低于5度,否则会发生冻害,除此以外韭菜在生长到10公分以上的时候,大棚内的温度管理尤其是白天温度最好是保持在15-20度左右,如果温度太高反而不利于叶片的生长,会降低韭菜的品质。
肥水管理 割头刀韭菜前不浇水,待二刀韭菜6厘米高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20~30公斤或人畜粪肥1500公斤,收割前4~5天再浇水,水量以棚温而定。以后每割一刀都要扒垄,晾晒鳞茎,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追肥并培土。
保温与降温措施 大棚在低温时可通过人工保温增温措施提高温度,在高温时可通过人工放风措施降低温度,使室内温度维护在适宜韭菜生长的范围,韭菜旺盛生长期维持较高的湿度,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
种植时间 摘要:韭菜采用大棚栽培,当地温回升到2~3℃时,地上部就开始生长,气温在10℃以下时,生长较慢,但叶质充实,叶肉厚,达到12~24℃时,生长旺盛,产量高。
病虫害防治 扣早了生长迅速,产量高峰来得早,容易早衰;扣晚了在露地遭受低温冷害,容易引起叶尖腐烂,同时一旦韭菜转入被动休眠,...

这是中国制定的温度的控制,最终只好韭菜后,要使用农家肥或者是废弃的草料填平韭菜棚的土沟,之后我们可以围绕大棚挖一条30厘米左右的防...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要点,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冬季大棚韭菜种植技术要点:扣早了生长迅速,产量高峰来得早,容易早衰;扣晚了在露地遭受低温冷害,容易引起叶尖腐烂,同时一旦韭菜转入被动休眠,...

一、扣棚前韭畦的管理。一般11月上中旬韭菜地上部就会枯萎,地上部完全枯萎后,把韭畦中的枯叶、杂草等割除并清理干净,清畦后将韭菜鳞茎以上的表土挖出畦外露出鳞茎,日晒夜冻,以提早打破休眠,使出韭整齐,同时消灭潜入韭墩越冬的害虫。扒韭墩时注意不要伤根。扒墩6~8天后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公斤灌根,预防韭蛆危害。灌根3~4天后在行间开沟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或饼肥250~300公斤,施肥后覆土,土面与韭墩相平,然后浇水,覆土下沉后再盖一层细土埋严韭墩。

近年来采用大棚栽培韭菜技术,使韭菜可在春节前后上市,提高了市场价格,为种植户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大棚栽培韭菜一般在收割3年后由于分蘖较...

二、适当培土。韭菜扣棚后,一般25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等到苗长到6~7厘米高时,要进行第一次培土,土高3~4厘米;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再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的高度为6~7厘米,这样进行2~3次,韭菜根部就变成了土堆,行间变成了沟。

一、扣棚前韭菜管理,奠定丰收基础 在冬季,韭菜的生长管理至关重要。扣棚前, 要对韭菜畦进行彻底清理,割除枯叶、杂草,挖出表土露出鳞茎,经历日晒夜冻以打破休眠,确保出韭整齐。同时,注意保护根系,以防伤害。在扒墩后6-8天,使用杀虫剂灌根,预防害虫危害。施肥后覆土,保持土面与韭墩平齐,随后浇水,确保韭菜生长所需的水分。 利用大棚栽培韭菜,不仅能在春节前后上市,提升市场价格,还能为种植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大棚栽培通常在收割3年后,由于分蘖较慢,需适当调整种植策略。例如,通过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施肥量和浇水时间,来保证韭菜的生长势。 三、肥水管理,保证韭菜营养供应 在韭菜生长过程中,肥水管理至关重要。割头刀韭菜前不浇水,待二刀韭菜长至6厘米高时,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20~30公斤或人畜粪肥1500公斤。收割前4~5天再浇水,水量以棚温而定。每割一刀都要扒垄,晾晒鳞茎,待新叶长出后,结合浇水追肥并培土。 四、大棚温度与湿度控制,打造优质韭菜 大棚在低温时可通过人工保温增温措施提高温度,在高温时可通过人工放风措施降低温度,使室内温度维持在适宜韭菜生长的范围。韭菜旺盛生长期维持较高的湿度,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可以填补蔬菜市场的空白。 冬季大棚韭菜种植,扣早了生长迅速,产量高峰来得早,容易早衰;扣晚了在露地遭受低温冷害,容易引起叶尖腐烂。因此,掌握适宜的扣棚时间非常关键。此外,冬季大棚韭菜种植还需注意温度管理、肥水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六、案例分析:李先生的韭菜种植之路 李先生是一位有着多年韭菜种植经验的农民。他采用大棚栽培韭菜,通过精心管理,实现了韭菜的高产。他的成功经验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严格病虫害防治等。李先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韭菜种植的潜力巨大。未来,通过引入新品种、优化种植技术、拓展市场渠道等方式,韭菜种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大棚韭菜种植技术要点,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