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养猪户因环保压力转型蜗牛养殖,寻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廿里镇彭家村,一场农业变革正在进行

在廿里镇彭家村,一场农业变革正在悄然上演。曾经的养猪大户彭耀新,面对环保压力,毅然决然转型蜗牛养殖,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如今,这里已成为蜗牛养殖的先行者,吸引了周边村民纷纷加入。

养殖类型 传统养猪 蜗牛养殖
投资成本 较高 较低
管理难度 较高 较低
环境影响 较大 较小
收益水平 一般 较高

彭耀新,一位50岁的养猪老户,生猪整规前,他的存栏生猪有400多头。只是,面对环保压力,他勇敢地关掉了猪场,开始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去年上半年,他在廿里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对养殖白玉蜗牛产生了兴趣。

养猪户因环保压力转型蜗牛养殖,寻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彭耀新找到了同村好友彭里平商量此事。彭里平在外务工多年,正有意回乡发展。两人一拍即合,在嘉兴一家蜗牛养殖加工厂培训了半个月。去年7月份,他们买回2000只种蜗牛,各拿出一间房子当养殖房。

近日,衢江区廿里镇彭家村彭耀新告诉笔者,早在2014年上半年,他就关掉了开了二十多年的养猪场,转型养起了蜗牛。“现在,在廿里镇镇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又注册成立了蜗牛专业合作社,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中。”

关于推进邵武市养猪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关键词邵武市养猪业转型来源福建畜牧兽医2012年第3期发布时间2012-09-24吴晓忠福建省邵武市水北镇畜牧医兽站近10年来邵武市养猪业稳步发展涌现出400多家规模场户生猪存栏数量大幅增长良种瘦肉型猪得到推广普及饲养技术也由传统的家庭泔水饲养转为专业饲料喂养养殖户更加重视科学技术应用在疫病防控

那么,养蜗牛与养猪有什么不同呢?“养蜗牛省事多了,养猪每天要喂三次,清理两次猪栏,养蜗牛每三天喂一次,半个月清理一次蜗牛池。而且养蜗牛投资少、门槛低,1万块就可以入行。”彭耀新指着身上的衣服补充说,以前养猪,去养猪房还要换衣服,不管走到哪里,身上都有一股臭味,而且养猪对环境影响比较大,养蜗牛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政府出台的三大环保新政,其带来的巨大压力对于传统畜牧业影响巨大。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养猪户对养殖场粪尿污水排放量之大和污染之严重已有充分认识,积极应对。2014年1月1日实施《畜牧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作为国家第一部专门针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法规性文件,明确了以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为规模化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指出...

积极为禁养区养殖户开展帮扶行动,真正让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成了一项推动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得民心、顺民意、保民生的环保工程,走出了一条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新泰路径。肉鸭从“棚户区”到住上“商品房”新泰市楼德镇东岭村养鸭户李辉,这段时间一直在宏成养鸭合作社学习生态立体养鸭技术。在这次畜禽养殖环保综合治理行动中,他

养猪厂的环保挑战:从污染到绿色转型。未来展望:绿色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成本压力: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对于一些中小型养猪厂...

“养蜗牛比较简单,5到10月份温度较高,放在菜地里养,在室内养殖时要做好保温措施,温度以25摄氏度为宜,空气湿度保持在70%以上。”彭里平介绍。笔者看到他的养殖房窗户蒙上了塑料布,房内有个加温炉,温度计显示温度为25摄氏度,蜗牛养殖在类似抽屉的水泥池内。

土地、水资源、饲料资源等日益紧缺,加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使得养殖行业必须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因为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养殖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3.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引导养殖行业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乡镇街道跟上靠上,统筹推进,积极为养殖场建设在做好土地流转以及租赁、电力、道路畅通、用水等基础设施和协调村场关系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过去一年,两人边学习边摸索,现在的蜗牛总量已有5万只,其中半数单重超过30克,达到上市标准。为扩大养殖规模,去年底,两人投资建了一栋300平方米的养殖房,现在正在建蜗牛池,再过两个月就能投用。

方向性上,可持续性和环保成为全球蜗牛养殖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增长得益于亚洲地区对蜗牛肉需求的激增、非洲国家在农业转型中对蜗牛养殖的重视以及欧洲市场对有机和天然食品需求的增长。政府将进一步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技术创新、生态环保型的养殖方式以及产业链的多元化发展。

集团董事长刘永好2021年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2020年7.78万亿的农业产值中,猪产业接近1.3万亿,占畜禽养殖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是中国最大的农业产业之一。但过去猪产业的周期性波动非常明显,形成三到四年一次的“供给不足—价格上涨—存栏过剩—供给过剩—价格下跌—

“白玉蜗牛以苦麻叶、莴笋叶和专用饲料为食物,一只种蜗牛每年产卵三次,每次200—400粒,成活率在90%以上,孵化后4个月就可销售,每池每年能出三池蜗牛。”彭耀新介绍,他们与厂家签订了回收合同,蜗牛直接卖到厂家。“效益还不错,投入1块钱能纯赚两块钱。”

养猪户因环保压力转型蜗牛养殖,寻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