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蜈蚣养殖环境的智能监控与调控

物联网技术正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为传统产业带来革新。蜈蚣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动物,其养殖环境的智能化监控与调控,成为提升养殖效率的关键。本文将探讨物联网技术在蜈蚣养殖中的应用,助力产业升级。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蜈蚣养殖环境的智能监控与调控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在农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二、蜈蚣养殖环境智能监控与调控的关键环节
环节 监控内容 调控措施
温度 养殖环境温度 自动调节加热或冷却设备,保持适宜温度
湿度 养殖环境湿度 自动调节加湿或除湿设备,保持适宜湿度
光照 养殖环境光照强度 自动调节照明设备,模拟自然光照周期
氧气 养殖环境氧气浓度 自动调节通风设备,保持适宜氧气浓度

以下为物联网技术在蜈蚣养殖环境中的应用实例,以期为产业升级提供借鉴。

1. 智能温室养殖

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温室,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参数,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光照等,实现蜈蚣养殖环境的智能化管理。例如,某养殖场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将养殖环境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控制在60-80%,有效提高了蜈蚣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立体养殖,提高单位面积养殖效益。例如,某养殖场采用立体养殖系统,将蜈蚣养殖在多层架上,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实现自动化投喂、清理等工作,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率。

一、新型养殖箱的设计与应用

在蜈蚣养殖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养殖箱。箱体一侧可饲养蜈蚣,底部铺有10厘米厚的泥块,泥块上堆放碎砖、瓦片,为蜈蚣提供栖息环境。箱内一端放置水皿,内放海绵,确保蜈蚣随时能饮水。箱的另一侧则用作家蝇养殖,为蜈蚣提供食物。箱内放置培养缸,调湿的麦麸用于家蝇产卵和幼虫食料。此外,箱底铺放干燥煤灰或黄土,供家蝇幼虫化蛹。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蜈蚣养殖环境的智能监控与调控
二、生态岛屿养殖模式

我们选择四面环水的孤岛或荒地进行蜈蚣养殖。岛上人工堆放碎砖、石块,供蜈蚣栖息。种植灌木和杂草,保持土壤湿润,并投放蚯蚓、鼠妇等,作为蜈蚣的食物来源。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蜈蚣的生存率,也促进了生态平衡。

采用玻璃房养殖蜈蚣,向阳面使用玻璃顶,保证冬季温度。背面可用瓦或稻草作顶。房四周留出空间,外用玻璃围墙,高度30厘米。房内种植草花,吸引昆虫,供蜈蚣捕食。晚上开放房门,让蜈蚣捕食,白天关闭门以防天敌侵入。在水源附近开挖水沟,防止蜈蚣爬出。

选用直径40厘米以上的破旧瓷缸,底部打掉,埋入地下约5厘米。缸内中间用瓦片或土坯堆叠,四周留有一定空隙,即可放养蜈蚣。此法操作简便,便于管理。

为提高空间利用率,我们设计了立体多层养殖池。池体3-5层,每层高35-40厘米。每层放置薄板,池壁用砖和水泥砌成,接缝处抹严。正面设档板和通风换气口。每层底铺泥块,上堆放石块、瓦片,供蜈蚣栖息。

选择四周环水的区域,建造双坡式房屋,向阳面开窗,中间留门。房内用土坯垒成蜈蚣窝,土坯间留空隙。在房四周挖排水沟,防止积水。此法适合大规模养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