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浙江再次开展甲鱼放流公益活动,旨在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相关部门,在西湖水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甲鱼放流公益活动。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水域生态平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浙江
开展甲鱼放流公益活动,旨在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活动背景

此次甲鱼放流活动,共放流了2000余只甲鱼。这些甲鱼来自我国南方的养殖基地,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疫,确保了放流甲鱼的健康和活力。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放流数量 放流品种
2023年10月15日 西湖水域 2000余只 甲鱼

甲鱼作为水生生物的重要物种,对水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放流甲鱼有助于提高水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公众参与

此次甲鱼放流活动得到了广大公众的积极响应。许多市民纷纷参与,为保护水域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展望

平湖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检察院、公安局、治水办,以及志愿者代表,于平湖市明湖景区水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放流的花鲢体长均达到10厘米以上,旨在丰富水域生态多样性。

浙江
开展甲鱼放流公益活动,旨在保护水域生态平衡

近期,浙江省内多地开展了增殖放流活动,包括宁波余姚江、嘉兴平湖独山港海域、舟山西轩岛海域等地。放流品种包括乌龟、蓝蛤、蛏子、墨鱼、海螺等,以丰富海洋生物种群。

去年7月、8月,长江干流吴谷英江段和太白湖保护区禁捕水域发生非法捕捞水产品事件。经武穴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对两案被告人分别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判处罚金,并责令其承担修复责任。通过增殖放流活动,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修复。

宁波市连续11年开展岱衢族大黄鱼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岱衢族大黄鱼苗种1.6亿多尾,有效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

为推动锦屏县清水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近日,州生态环境局锦屏分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等部门在锦屏县三板溪水电站开展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此次放流青鱼、草鱼、鲢、鳙等品种27.81万尾,旨在改善和优化水域生物种群。

9月12日,瓯海区青少年“甲鱼治水”公益活动放流仪式在铁路温州南站广场前的新开河举行。近300名青少年及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活动,共同放流成功孵化的甲鱼苗。

2021年全国“放鱼日”暨首届长三角区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太湖湖州水域举行。活动现场共放流鲢、鳙等各类鱼苗3.9万公斤,旨在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活动结束后,青少年们将认养活动中成功孵化的甲鱼苗亲手放流到清澈的河道中。家长和孩子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从小树立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今年甲鱼认养活动受到青少年追捧,有2000多名青少年及其家庭参加认领活动。青少年们通过自制环保甲鱼孵化屋,在“瓯海共青团”部落进行晒图交流。

新昌县五水共治办、新昌新闻网共同举办了“争当‘河小二’,治水共担当”公益活动。活动向社会征集500份甲鱼孵化屋的主人,每份孵化屋内有4枚甲鱼蛋。

宁波市计划放流岱衢族大黄鱼、黄姑鱼、小黄鱼、曼氏无针乌贼等13个海水品种,以及6个淡水品种和珍稀濒危物种1个,共计放流数量8亿多尾。

9月17日上午,新昌江畔,30余名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将亲手孵化的小甲鱼放入江水。小甲鱼将成为河道“保洁员”,承担清源洁水的重任。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了6月6日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阜阳、六安等地在长江、巢湖、淮河等重要水域投放鱼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