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雏鸭养殖过程中,如何提高成活率及生长发育速度

先饮水后开食,奠定健康基础

雏鸭养殖过程中,如何提高成活率及生长发育速度

严禁从疫区引进鸭苗,预防疾病传播 保证通风换气,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雏鸭的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健全,要给雏鸭饲喂比较容易消化的饲料;刚出生雏鸭生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骨骼的生长发育,饲喂雏鸭的饲料一定要营养丰富、均衡的全价饲料。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避免拥挤和浪费
日龄 网上育雏密度 地面育雏密度
1-7日龄 25-30只/平方米 减少一倍
8-14日龄 15-25只/平方米 减少一倍
15-21日龄 10-15只/平方米 减少一倍
22-28日龄 8-10只/平方米 减少一倍
疫病预防,确保雏鸭健康

作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

温度控制,适宜温度促进生长

温度是培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

合理光照,促进雏鸭采食、饮水、活动 预防用药,重点预防雏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病

1-7日龄用抗菌药物预防,但一定要使用敏感药物。

切实搞好保温,避免雏鸭受凉

雏鸭对外界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在饲养管理过程易产生发育不正常,严重的导致死亡,因此雏鸭成活率是养殖户养鸭成败的关键。

了解雏鸭的生理特点,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以适应外界环境。三是消化器官体积小,消化能力弱。

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避免消化不良

雏鸭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

通过雏鸭养殖过程中,如何提高成活率及生长发育速度?的铺垫,我们可以开始雏鸭养殖:高效成活与加速成长策略。

在雏鸭养殖的初始阶段,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雏鸭出壳后24至26小时内,需进行“潮水”处理,即先饮水后开食。这一步骤不仅能刺激雏鸭的新陈代谢,还能促进食欲,提升生活力。同时,严禁从疫区引进鸭苗,确保雏鸭的健康。

雏鸭养殖过程中,如何提高成活率及生长发育速度
二、雏鸭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合理的饲养密度对雏鸭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网上育雏时,1-7日龄的密度为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为15-25只/平方米,15-21日龄为10-15只/平方米,22-28日龄为8-10只/平方米。地面育雏的密度应降低一倍。同时,注意冬季密度大些,夏季密度可小些。分群饲养时,每群以200-300只为宜,对小鸭、弱鸭、病鸭需单独管理。

雏鸭新陈代谢旺盛,需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进行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1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