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高密度旱养技术:在旱地条件下
在广袤的旱地之上,一种创新的养殖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肉鸭高密度旱养技术。这项技术不仅为缺水地区带来了养殖的希望,更为传统养殖注入了新的活力。
选择土壤透水性好、倾斜度在5-10度、向阳背风的场地,确保场地平整,防止积水。鸭舍建造要考虑通风、采光和保温,以适应不同生长阶段的鸭只需求。
选择性情温和、适应性强、育肥性好、适合密集群养的鸭苗。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上海白鸭、北京鸭、樱桃鸭、高邮鸭等品种,这些品种均适合密集养殖。
三、饲养配方阶段 | 饲料配方 |
---|---|
雏鸭 | 玉米50%、菜籽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骨粉1%、食盐0.5% |
中期鸭 | 玉米50%、菜籽饼5%、碎米10%、小麦17%、麸皮12%、鱼粉4.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 |
后期 | 去掉大豆,减5%米糠,增加玉米10% |
保持鸭舍空气清新,食槽、饮水槽干净,饲料新鲜,饮水清净。雏鸭期垫草要勤换勤垫。夜间补光,每平方米放养雏鸭35-40只,成鸭10-15只。
雏鸭出壳时,24小时内应及时给水,方法是在地面上放一块塑料薄膜,洒一些开水或者万分之一的土霉素水溶液,让雏鸭自由饮水。同时,把事先准备好的饲料用水拌湿后撒在塑料薄膜上任其采食。
中鸭期是增重最快的阶段,要定时喂料,让其吃饱吃好,并加大运动量,使之发育健壮。育肥期主要是提高鸭的食量,用人工填喂最好,将配合饲料加适宜温开水拌成软硬适中后,用手搓成手指大小颗粒,用人工填灌,每天填3-4次,每次填喂量按鸭消化力而定,填饱为宜,减少运动量。
七、温度控制1-3日龄舍温30-31℃,4-7日龄28-80℃,8-17日龄25-28℃,15日龄以上保持20-25℃。
肉鸭高密度旱养技术为我国旱地养殖开辟了新路径,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通过科学选址、合理饲养、精细管理,肉鸭高密度旱养技术必将在我国养殖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造鸭舍时,要注重通风和保温。鸭舍的屋顶和墙壁要使用隔热材料,以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同时,鸭舍内部要设置通风口,确保空气流通,降低疫病风险。
鸭苗选择在饲养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雏鸭期的饲料配方主要包括玉米、菜籽饼、碎米、麸皮、鱼粉、骨粉和食盐等。中期鸭和后期鸭的饲料配方略有不同,需要根据鸭的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在饲喂过程中,要根据鸭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进行调整。雏鸭期要少喂勤添,引导鸭昼夜自由采食。中鸭期要定时喂料,确保鸭吃饱吃好。育肥期则要增加鸭的食量,提高鸭的增重速度。
案例分析某养殖户采用旱地肉鸭养殖模式,选用上海白鸭品种。通过精心选址、建造鸭舍、选择鸭苗、制定饲养配方、加强环境管理和温度控制,该养殖户的肉鸭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出栏时间缩短了15天,经济效益显著。
未来展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