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红柿加工行业现状:产业基础薄弱
加州地区的西红柿加工企业与我国相比,特点明显不同:加州地区的整体加工能力约为我国的1.5倍,但加工企业数量仅为我国的1/8至1/9,行业集中度很高;企业经营历史均较长,经营时间最短的也在20年左右,部分企业经营历史甚至超过50年,形成了相对良性、均衡的竞争格局;最后,加州地区企业分工更为合理,企业生产覆盖初加工、深加工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在我国西红柿行业专利申请人申请量排名中,浙江大学共申请专利150件,位居榜首;然后是南开大学,专利申请量为141件;中国农业大学与南京农业大学分列第三、四位,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29件、120件。
排名 | 学校名称 | 专利申请量 |
---|---|---|
1 | 浙江大学 | 150件 |
2 | 南开大学 | 141件 |
3 | 中国农业大学 | 129件 |
4 | 南京农业大学 | 120件 |
目前,中国番茄深加工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产品种类丰富,市场竞争力逐步增强。只是,产业链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原料供应不稳定、加工技术有待提高、品牌影响力不足等。
在我国西红柿行业,新疆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西红柿产区,集中了我国约70%的产能和产量。由于受国内饮食习惯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较小,根据Tomatoland统计数据,我国人均消费西红柿制品量为0.6kg/年,国内消费需求仅为8.4万吨,虽然基数较小,但年均增速约15%,增速远高于世界3%的消费增幅。
我国西红柿酱以初加工原料酱出口为主,欧洲是我国西红柿酱出口的主要市场。根据海关总署统计,2009、2010、2011年我国西红柿酱出口量分别为80万吨、103万吨、114万吨,占全球出口总量的35-39%左右。根据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2011年新疆出口西红柿酱71.89万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3%。
从西红柿种植及加工产业链来看,欧美企业多集中在研发、深加工与终端销售环节,国内企业目前集中在初加工环节。美国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从种子研发、种植、初加工、深加工、终端销售各个环节西红柿制品的全产业链,如晨星公司专注于种植、初加工环节,而亨氏公司专注于种子研发、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
美加州地区共有西红柿加工企业13家,其中9家初加工企业、4家深加工企业。前3大初加工企业2010年加工产能超过一半,市场份额达到54%,尤其晨星公司,2010年加工量达到30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西红柿加工企业,约为整个我国2010年整体加工量的一半。
年是国内西红柿酱厂商去库存的主要时间窗口。我国西红柿酱年产量100多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0%及出口市场的35-39%,加工基地主要集中于新疆及内蒙巴彦淖尔市。2012年欧洲减产、美国增产,但总产量减少6%。国内来看,新疆区域“限产保价”行动及蒙疆自然减产叠加,致2012-13榨季西红柿产量减少40%以上。国内外综合因素,2012和2013年将是国内西红柿酱厂商极佳的去库存时间窗口。
中国西红柿加工行业现状:产业基础薄弱,市场潜力巨大。的部分结束,现在开始创新驱动,市场拓展,未来可期。
这家企业深知,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依靠创新的力量。他们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型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例如,他们成功研发了一种高效节能的番茄酱生产线,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
二、市场拓展,布局多元化渠道在市场拓展方面,这家企业并没有局限于国内市场,而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他们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特色产品。例如,针对东南亚市场,他们推出了酸甜口味的番茄酱,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展望未来,这家企业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他们还将继续拓展市场,将优质的产品带到更多国家和地区。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家企业将成为全球西红柿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