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养殖成为农村致富新途径,带动生活焕发活力
王菊娟是成吉思汗镇古里金村的一名普通妇女,几年来,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她积极探索自主创业、发展经济的新路,成为远近闻名的优秀创业者和带领农村妇女姐妹脱贫致富的新典型。
养殖笨鸡规模由2千只扩大3万只,并发展了乌鸡、火鸡、大骨鸡等六大类十个品种。
据陆智鹏介绍,与其他肉类相比,火鸡肉在营养价值上具有“一高三低”的优点——蛋白质含量高,火鸡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比牛、羊、猪的肉和鸡肉都高,每100克火鸡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达30.4克,火鸡腿肉的蛋白质含量甚至高达34.2克,可以给人体补充蛋白质;火鸡肉脂肪含量低、热量低,长期食用不会增加血液负担;火鸡肉的胆固醇含量低,对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另外,火鸡肉含有丰富的铁、锌、磷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B,不仅具有抗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也能有效预防神经紊乱。所以,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们将火鸡肉推崇为“超级营养食物”。
陆智鹏和李毅一边摸索养殖经验,一边饲养火鸡。目前,第一批火鸡每只已长到5公斤左右,还没出栏,就被横县客商按目前活鸡市场价格订购。
在该养殖基地笔者看到,上千只火鸡的纯黑羽毛和红色脖子在阳光照射下红黑相间,煞是好看。“目前我们一共养了三批火鸡,大大小小5000多只,一般4个多月就可以出栏一批。”陆智鹏说。
因此,在特克斯县有不少人依托火鸡特色养殖,走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阿克塔木村村民赛力木·阿比多拉说,我一个月有4000—5000块工资,还...
常新波说,与普通养殖方式不同,他养的火鸡除了晚上回到鸡舍,白天都在山林中放养,火鸡吃的是野草和小虫子,这样不仅节约了粮食,肉质也有保障。
他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火鸡养殖业,帮助他们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推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繁荣。作为一名热爱农村、关心农民的志愿者,吕文...
虽然火鸡肉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但是火鸡鸡苗比较难护理,“娇贵”的小火鸡需要在暖箱里保温并精心饲养,才能存活。
“第一批火鸡被订购后,我们对以后养火鸡有信心了,我相信火鸡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红火。”陆智鹏对火鸡养殖前景充满信心。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养殖方面的信息,他最终选定了市场前景看好的火鸡养殖项目,自费到广西等地考察学习火鸡养殖技术,吸收成功经验,复制回来再创...
目前,渭龙村和者苗村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发展火鸡养殖户337户,养殖火鸡4800余只,户均增收3000多元,养殖火鸡已经成为两个村群众增收致富...
陆智鹏笑着说:“我要把火鸡肉推向崇左市场,让我们崇左人也吃上‘超级营养食物’。”
“我从今年5月份开始饲养火鸡,第一批1100多只火鸡再过几天就可以‘出笼’了,按每公斤24元回收价算可收入10万元以上。”8月28日,江州区濑湍镇六京村那片屯火鸡养殖户陆智鹏高兴地对笔者说。
火鸡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从2010年,他开始一心专研火鸡养殖技术,通过两年多时间的摸爬滚打,终于成为闻名的“火鸡大王”、他就是友谊农场第八管理区职工李光辉。由于火鸡蛋里含很高的胰岛素和钙质,所以对高血压病人有一定的物理疗效,也是中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首选。现在,只要提及自己养殖的3000余只火鸡和年收入近30万元的事儿,48岁的李光辉总是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以前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广西田林:“一村一品”助力乡村振兴火鸡养殖让群众生活“火”起来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央广网百色7月6日消息说起火鸡,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外国感恩节上常备的美味佳肴,大多时候都是在电视或者杂志上才能一睹其风采,生活中很少能
说起火鸡,多数人都知道是西方感恩节圣诞节上必备的一种大型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但年仅20岁的常新波却在自己的家乡河南省卢氏县官坡镇碾道村的山谷里养起了火鸡,不只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就连左邻右舍也跟着他养起了火鸡。
今年年初,陆智鹏到横县考察时了解到,许多人靠养殖火鸡发家致富,当地还有养殖场供应火鸡鸡苗,并负责回收大鸡,市场销售风险比较小。他告诉我们:“火鸡以吃草为主,我们看准那片屯青草资源丰富,适合养火鸡,于是我就和合作伙伴李毅筹集50多万元办起这个火鸡养殖场,第一批我们养了1400只火鸡,成活率为70%。”
“因为我们没有饲养经验,第一批火鸡鸡苗因为感冒死了近300只,损失2万元,当时我们都很焦虑。”陆智鹏说,“好在火鸡长到1公斤以上,生病少了。我们度过了第一道难关。”
以火鸡养殖成为农村致富新途径,带动生活焕发活力。为起点,随后迈向火鸡养殖:农村致富新动力,生活焕新篇的新阶段。
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阿克塔木村养殖户杨宗宝的火鸡养殖基地,经过半年的精心喂养,火鸡长得又肥又壮,出栏重量都在10公斤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