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品牌借助互联网,迅速崛起
在海鲜产业的广阔天地里,一种名为大黄鱼的海洋生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迅速崛起,成为市场上的新宠。这不仅是一种产业变革,更是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农业与新兴科技的完美融合。
年份 | 福建大黄鱼产量 | 增长率 |
---|---|---|
去年 | 约12万吨 | 超过20% |
近年来,因为手机移动商务的发展,新型O2O模式逐渐接近消费者,为大黄鱼产业的互联网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福建大黄鱼产量占全国90%以上,其中宁德产量约10万吨,成为大黄鱼产业的重要基地。
在众多知名品牌中,安井食品、海欣食品等巨头分居行业上下,而新兴品牌如潮汕砂锅粥等也崭露头角。只是,这些品牌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借助了互联网这一强大的工具。
2005年,宁德市金盛水产有限公司率先登陆阿里巴巴,尝到了甜头。2011年,公司电商销售额不足100万元,而到了2014年,已达1000万元。这仅仅是与七八个电商平台合作的成果,未来,金盛水产计划与更多电商平台合作,实现更大的突破。
与此同时,冷链配送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大黄鱼触“网”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今,宁德大黄鱼基本可以冷链配送直达全国二三线城市,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空间。
阿里“码上淘”项目销售总监任滨介绍,宁德市渔业协会已与淘宝网合作,推出宁德大黄鱼的可追溯体系项目。消费者通过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即可快速追溯大黄鱼的产地信息,识别真伪。
目前,宁德金盛、岳海、海鸥等多家公司已与阿里巴巴、京东、本来生活网等各大电商合作。这种“厂家—总经销—批发商—零售商”的传统链条被打破,厂家直达消费者的模式得以实现,成本节省约20%,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新鲜的大黄鱼。
因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互联网+大黄鱼”渐入佳境。中国渔业协会大黄鱼分会会长尤信铃表示,未来,消费者网购大黄鱼后,可选择到门店取货或送货上门,有效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制约。
2011年,国内生鲜电商兴起,但配送技术不完善,对生鲜大黄鱼这种必须全程冷冻的产品,如何解决配送到消费者手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是大黄鱼电商发展的“紧箍咒”。只是,因为冷链物流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一瓶颈有望被打破。
通过这次变革,大黄鱼产业不仅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更推动了产业文化的建设,使宁德大黄鱼这张名片更加响亮。未来,因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黄鱼产业的互联网化之路将更加宽广。
传统产业正逐步转型升级。福建宁德大黄鱼产业,便是这一浪潮中的佼佼者。近年来,宁德大黄鱼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互联网营销手段,成为了海鲜市场的新贵。
大黄鱼产业:从养殖到电商的华丽转身
建立大黄鱼可追溯体系: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淘宝等平台,扫描二维码,了解大黄鱼的产地、养殖过程等信息。
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宁德大黄鱼产业已初步构建了区域发展规划、标准化与品牌工程等产业支撑体系。
完善冷链配送体系:宁德大黄鱼产业通过冷链配送,确保产品新鲜度,将大黄鱼销往全国二三线城市。
电商助力,大黄鱼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年,宁德大黄鱼电商销售额不足100万元,2014年已达1000万元。
宁德大黄鱼产值超过50亿元,但互联网交易额只有不到5000万元。
宁德大黄鱼产业初步构建了区域发展规划、标准化与品牌工程等产业支撑体系。
因为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宁德大黄鱼产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拓展销售渠道:宁德大黄鱼产业将继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宁德大黄鱼的品牌价值。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冷链配送技术研发,提高产品品质和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