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种苗繁殖孵化技术,探讨水蛭繁殖方法与孵化过程
只有掌握水蛭人工育苗技术,大量地繁殖后代,有足够的苗投入池中,才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在孵化过程中,孵化土湿度要控制在30%~40%,孵化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适宜范围。水蛭是一味常用中药,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治蓄血、积聚、妇女闭经、干血成痨、跌打损伤、目赤痛、云翳等。那么水蛭是怎样繁殖与孵化的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水蛭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在反方向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的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
东北水蛭的繁殖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孵化,适用于产卵量少或刚开始养殖水蛭的养殖户。
步骤 | 描述 |
---|---|
选种 | 选择体节明显、分泌黏液较多、色泽鲜艳、生殖器明显、身体强壮的水蛭作为种蛭。 |
种蛭消毒 | 给种蛭消毒,10分钟后轻轻投放到产卵池。 |
投种 | 把消毒后的种蛭放入带网箱的产卵池。 |
东北水蛭产卵茧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水蛭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繁育池准备水蛭繁殖繁育池一般建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水蛭属环节动物,需要适宜的生活环境。
种蛭选择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体重2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蚂蟥产卵茧结束后,把卵挖出来人工孵化,种即可收取捕捉加工。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因为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
水蛭产出的卵茧在泥土中数小时后,茧壁逐渐硬化,壁外的许多泡沫逐渐遇风而干燥,泡沫之间原先的壁破裂,只剩下一些连接成五角或六角的短柱所组成的蜂窝状或海绵状保护层。水蛭的卵茧在自然条件下孵化需要温度在20℃左右,温度低则孵化时间长,长时间出现10℃以下的低温,就有可能死亡,而不能孵化出幼蛭来。孵化湿度,一般在30%~40%之间。土壤过湿,易板结,不利于透气;土壤过干,易使卵茧失去水分过多,都不利于卵的孵化。
人工孵化是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或通过人为地创造适合孵化的环境,以提高孵化率的方法。
全人工孵化这种方法全部靠人工孵化,主要适用于产卵量少或刚开始养殖水蛭的养殖户。全人工孵化一般选用塑料、木制、搪瓷等盆、盒用具,底部放一层1~2厘米厚的孵化土,然后将卵茧放入盆、盒内,为了保持一定的湿度,上面可以再盖一层棉布等物。孵化时的温度应控制在20℃~23℃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卵茧的孵化。孵化土的湿度在30%~40%之间,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之间。
人工创造适宜环境自然孵化当产卵茧量比较多,孵化的工作量较大时,可专门建立孵化养殖池,把卵茧装入孵化器后,直接摆放到孵化养殖池的岸边,利用自然温度,然后再加上人工增加湿度的办法,经过25~35天,即可孵出幼蛭。随后幼蛭可自由爬向孵化养殖池中。但应注意,下雨天要遮盖塑料布,防止雨水过大,造成卵茧孵化不出幼蛭来。
水蛭苗阶段性投喂幼苗从卵茧钻出后,放在水中前三天不吃食物,完全靠体内的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幼苗开始进食。因刚从卵茧中孵化出来的幼苗,身体发育不健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病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因此,水温应保持在20℃-25℃为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幼苗生长不利,水深宜保持在30到50公分,此刻的幼苗消化器官性能较差。因此,应注意投喂具有营养合理和适口性幼苗开口饵料,确保幼苗首次取食顺利成功。
幼苗投喂饲料,要根据幼苗喜欢的活动场所来投放,从而使幼苗在整体活动的环境下,都能吸取到食物,不存在挣抢食物和寻找不到食物。因此,幼苗精养期间,要构建幼苗精养池,人工创造幼苗活动、取食、休息、排泄的设施模式,以建一个十平方的池为例,能喂养幼苗10到20万条。
幼苗精养管理阶段,要严格掌握雷雨天气的池边流水而使小幼蛭往上爬出,应做好池边防雨,盖上一条塑料薄膜,只要池边没有雨水的积流下池,保持池墙边干燥,幼苗很稳定,不会往上爬行。也可用60目以上的防逃网盖上一条。幼苗喜欢新鲜水源及微流量。因此,幼苗期间要每天更换新水,多补充新水。同时装上一台微型增氧机,效果更佳。若饲料搭配合理,新鲜水质充足,池中保持一定微流量,幼苗成长速度很快,从卵茧出来2公分幼苗经过二十天的精养管理,幼蛭可生长到7公分以上。这样的小苗再投到大池塘、水田、水蛭池精的成活和产量会更高。
以东北水蛭养殖网为例,该养殖网通过采用高效繁殖孵化新方案,实现了水蛭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在养殖过程中,他们注重种源选择、繁殖技术、孵化管理、幼苗投喂等各个环节,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据统计,该养殖网的水蛭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为养殖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