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哈密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哈密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在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本文将详细介绍哈密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帮助您轻松应对这一挑战。

哈密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哈密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概述

哈密瓜生长中后期,指从开花、坐果、果实膨大到果实成熟阶段。这一时期植株以养分生长转为以生殖生长为主,植株生长逐渐减弱,因为气温的上升,各种病虫害开始发生。

一、红蜘蛛

危害哈密瓜的红蜘蛛主要是棉红蜘蛛,红蜘蛛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瓜叶背面刺吸汁液。受害初期,叶面出现黄白色小斑点,以后变成红色斑点,危害严重时,叶片正背两面和茎蔓间均布满丝网,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植物的生理功能,叶片很快枯黄,后期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发现植株受害,应及时用药剂防治。可用三氯杀螨醇700倍液,或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或达螨灵700倍液喷杀。

二、蚜虫

蚜虫隐藏在叶片背面、嫩茎及生长点周围,以刺吸式口器吸食作物汁液,使叶片卷缩,叶绿素消褪,使哈密瓜品质、产量下降;蚜虫还是哈密瓜病毒病的传播介体,应及时防治。

防治方法:使用银灰色地膜栽培或悬挂,有驱避蚜虫的作用,或采用涂有粘着剂的黄板诱杀蚜虫。用草蛉、瓢虫等天敌捕杀蚜虫,是克服蚜虫抗药性和避免环境污染最有效的措施。

三、霜霉病

霜霉病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褪绿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形的褐色斑。潮湿时在叶背面病斑上产生稀疏的灰色霉状物。高温干燥条件下,病斑迅速枯黄。

防治方法:实行与非瓜类作物5年以上的轮作。严格控制灌水,保持根颈部土壤干燥,切忌大水漫灌、串灌。瓜采收后深翻晒地,清洁田园,减少菌源。

疫霉病为土传病害,植株发病来势猛,死秧快,是目前造成哈密瓜大面积死亡的主要病害,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生,危害瓜根茎基部、叶片和果实。

防治方法:用55℃温水浸种,可钝化种子内部的病毒。施足底肥,适当增加浇水次数。生育期内定期喷施绿风95等生长促进剂,促植株生长。

病叶呈现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斑驳,叶面凹凸不平,叶片变小、卷曲、皱缩,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不结瓜或结瓜少,且结瓜畸形、瘦小。病毒在种子及多年生宿根杂草上越冬。

哈密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只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才能确保哈密瓜的产量和品质。

红蜘蛛是哈密瓜种植过程中的常见害虫,它们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瓜叶背面刺吸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严重时叶片正反两面和茎蔓间布满丝网,影响光合作用和生理功能。防治红蜘蛛,可采取以下措施:
哈密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种类繁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2. 采用粘着剂黄板诱杀蚜虫。

4. 虫口密度大时,用40%乐果乳油5倍药液涂抹瓜茎基部一侧10厘米,或用80%敌敌畏乳油200毫升对水4千克并拌细砂20千克,均匀撒施在瓜地里熏蒸。

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褪绿斑点,病斑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形的褐色斑。潮湿时在叶背面病斑上产生稀疏的灰色霉状物。防治霜霉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4. 种子消毒,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药剂处理。

疫霉病为土传病害,植株发病来势猛,死秧快,是造成哈密瓜大面积死亡的主要病害。防治疫霉病,可采取以下措施:

3. 清洁田园,及时拔除重病株并烧毁。

蚜虫隐藏在叶片背面、嫩茎及生长点周围,以刺吸式口器吸食作物汁液,使叶片卷缩,叶绿素消褪,影响哈密瓜品质和产量。防治蚜虫,可采取以下措施:

1. 蚜虫对黄色有趋向性,对银灰色有忌避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