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心无公害种植,关注土壤、水源、病虫害防治
定植地应选择肥沃的壤土,在定植前每亩施入3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深翻后耙平,做成1.2~1.5米宽的平畦。起苗前应先将苗床洇透,待水渗下后即可边起苗边定植。定植后随即浇水,过3~4天再浇1次水,以利缓苗,并及时锄划。
种植方式 | 育苗移栽 | 直播 |
---|---|---|
育苗时间 | 春季 | 夏秋季节 |
亩用种量 | 250~300克 | — |
施肥要求 | 施足有机质肥料 | 施足有机质肥料 |
在施肥前,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合理检测土壤的营养含量,并制定出健全的肥料配比方案,以此保证土壤营养成分的充足,确保无公害蔬菜的健康成长。
病害主要是霜霉病、软腐病和病毒病。可用农用链霉素等喷雾防治,病毒病重点在防治蚜虫,初期可喷病毒A。虫害主要有菜青虫、蚜虫。
生物防治可以降低蔬菜表面以及体内的药物残留,是最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也是一种绿色蔬菜种植方法。地表膜下滴管种植技术,它是通过地下的毖管实现对土壤进行水源的输送。在滴灌的过程中,要确保统一的运转性管理,把握好滴灌的时间不速度。
田间管理如在种植前需对苗床和土壤进行消毒,土壤中需配制植株生长所需的充足的营养物质,周围环境中没有病虫害或者采用一定的物理或者生物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预防。
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5~7天追施2次,每次每亩追施有机肥5~10公斤,追施后立即浇水。另外,还应视苗情而定,菜薹细弱或发黄时应适当多施,多次采收的在采收一次后应及时施肥和浇水。
黑腐病症状:黑腐病是菜心常见病害之一,表现为叶片边缘发生褐色病斑,逐渐扩大,病斑中心呈黑色。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避免病害蔓延。在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通过分析菜心无公害种植,关注土壤、水源、病虫害防治,确保食品安全。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顺势引入更具深度的话题——菜心种植,土壤水源双管齐下,病虫害防治先行。。
菜心的播种方式主要有育苗移栽和直播。生产中多采用育苗移栽。在播种前,整理苗床,制作成1.2至1.5米宽的平畦,并施入足量有机肥。播前需浇水洇地,然后撒播。由于菜心种子粒小,播种时可掺入3至4倍的细土或河沙拌匀。播种后覆盖一层薄细潮土。春季育苗时,需特别注意温度控制,菜心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适温为25至30摄氏度,室温过低会导致幼苗提前开花抽薹。幼苗真叶展开后需间苗1至2次,苗距约5厘米。幼苗长出4至5片真叶时,要及时定植,此时苗龄为20至25天,晚熟品种不应超过30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