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虾养殖技术:探讨高效养殖淡水虾的方法与策略
淡水虾,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市场上备受喜爱的水产品。本文将深入探讨淡水虾的养殖技术,为您提供高效养殖的方法与策略。
淡水虾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沼、池塘和沟渠等水域。其中,青虾是最典型的淡水虾代表。青虾养殖相对容易,是淡水虾养殖中的常见选择。
水温是淡水虾养殖的关键因素,最适宜的水温为20~25度,繁殖盛期为26~30度。
养殖种类 | 原产地 | 形态特征 | 适宜水温 |
---|---|---|---|
克氏原蟹虾 | 中、南美洲和墨西哥东北部 | 甲壳坚硬,暗红色,腹部背面有斜形条纹 | 3‰至9‰盐度,耐高温和低温 |
红蟹虾 | 澳大利亚 | 形似龙虾,杂食性 | 22-32℃ |
亚比虾 | 不详 | 杂食性,耐干旱,昼伏夜出 | 5—35℃,适易生长温度13—28℃ |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的淡水池塘或虾塘。池塘底部要有软泥沙,水源质量要好,并准备好供水系统和虾苗。
调水防病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和底质,杀菌促进脱壳生长。
虾苗放养一般5月下旬水温稳定在18~20℃时可放养虾苗。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
施肥培饵虾苗放养前1周,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饵料投喂虾苗下塘1月内基本不必投喂配合饵料,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
收捕一般养殖80~100天,虾体长达7~10厘米即可根据市场行情起捕出售。可用网捕或放水收捕,离水36小时干法活运,成活率可达90%。
淡水虾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掌握丰富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淡水虾养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在淡水虾养殖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在我们的水域中,淡水虾的身影随处可见,尤其是青虾,它们是淡水虾中的佼佼者。在市场上,青虾的身影尤为常见,也是养殖户们青睐的对象。
案例:克氏原蟹虾的引进与养殖
克氏原蟹虾,源自中、南美洲及墨西哥东北部,上世纪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我国。这种虾外形与虾相似,甲壳坚硬,成体长度在5.6至11.9厘米,呈暗红色,甲壳部分近乎黑色,腹部背面有斜形条纹。幼虾体色均匀的灰色,有时带有黑色波纹。它们在3‰至9‰的盐度中都能生长,耐高温和低温,繁殖力极强。
保持虾池溶氧量在5克/升以上,pH值在7至8.5之间,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左右。每15至20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3。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亩使用生石灰10公斤。同时,要确保水位稳定,避免忽高忽低。
淡水虾富含磷、钙元素,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尤为有益。同时,食用淡水虾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预防动脉硬化、扩张冠状动脉,预防高血压以及心肌梗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