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大黄鱼养殖常见疾病,如烂身病、肠炎病等

大黄鱼,作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些疾病,如烂身病、肠炎病等,却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疾病的防治方法,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大黄鱼养殖常见疾病,如烂身病、肠炎病等
大黄鱼养殖常见疾病介绍
疾病名称 病因 症状 流行时间
烂身病 细菌感染 体表溃烂,病鱼食欲下降,行动迟缓 高温期
肠炎病 细菌感染 肠道充血、发炎,病鱼食欲下降,离群独游 水温较高时
白点病 寄生虫感染 体表布满小白点,病鱼呼吸困难,易引起死亡 高温季节

定期用金碘内服,每公斤饲料添加1ml。流行时间:流行于8~10月份高温期。

大黄鱼属石首鱼科,黄花鱼属,俗称黄瓜鱼,黄鱼,黄花鱼等,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因其暖水性,广食性,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一直是我国东南沿海主要的海水养殖经济鱼类。

预防:不投喂变质的饵料或饲料,病害高发期切忌过量投喂,定期在饲料中添加氨基酸电解多维、肝胆利康散。

苗种放养时用超醛15-20ppm+姜黄素20ppm挂袋,或惠底安+姜黄素刺激鱼体使鱼体粘液脱落一部分,不建议用任何杀虫剂导致虫体包膜破裂大量孢子 附着鱼体。同时内服VC-2-三聚磷酸酯+免疫王-2008+红体康。

流行时间:该病最常在高温季节发生,呈暴发性流行。

预防:养殖密度大,水质差的池塘发病率比较高,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烂身病。2、投喂量大,黄颡鱼不好消化,反而会导致黄颡鱼肝胆负荷过重,引起黄颡鱼...

病因:由诺卡氏菌感染所致。

大黄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

在高温期,大黄鱼容易患上疾病。为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采取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定期使用金碘内服。具体做法是,每公斤饲料添加1毫升金碘,能有效预防病害。这一策略的实施,基于对大黄鱼养殖环境的深入分析,以及对病害传播规律的精准把握。

大黄鱼养殖常见疾病,如烂身病、肠炎病等
优化肠道菌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饲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大黄鱼的健康。在饲料中添加合生素、免疫王-2008,有助于优化肠道菌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这一做法,既保证了饲料的营养成分,又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实践证明,这种策略对提高大黄鱼养殖的成活率具有显著效果。

细菌感染引发的烂身病:预防和治疗策略

细菌性肠炎病是大黄鱼养殖过程中的另一种常见疾病。针对这一病症,我们采用内服安泰素、肝胆利康散、强康生的治疗方法。这种做法,既减轻了鱼类的痛苦,又提高了治愈率。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大黄鱼养殖病害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治疗相结合。未来,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黄鱼养殖病害防治将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8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