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高畦栽培技术,一种提高山药产量和品质的种植方法
一、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山药品种至关重要。如河南淮山药、江苏菜山药等。
二、整地做畦
冬前开挖种植沟,沟距50厘米、深100厘米、宽50厘米。来年早春分次填土入沟,施足基肥,做成宽70厘米、高30厘米、间距30厘米的高畦。
顶替牙繁殖法选择无病害、无腐烂、健康饱满的山药嘴子,于播前10-15天晒种。根茎繁殖法选无病虫直径3厘米以上,长15-20厘米的种茎块段,两端在切口处用生石灰或草木灰黏附防腐,于播前15-20天晒种。
五、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是山药生长的重要环节。发棵期亩追施尿素15公斤。山药耐旱怕涝,块茎生长盛期保持土壤湿润,不干旱不灌水,遇雨及时排水。
中耕除草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中耕宜浅,免伤根系,植株近处可用手拔除。及时防治病虫害,加强栽培管理。
七、搭架引蔓
当山药开始甩蔓时,应及时搭架。一般山药架高1.5-2.5米,多采用人字架。
八、病虫害防治
山药的主要害虫是地老虎、蛴螬和食叶虫等。防治地下害虫可采用冬前深翻,多施腐熟有机肥,结合使用50%乐期本乳油对水灌根进行。用2.5%敌杀死2000倍液或用3%辛硫磷12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食叶虫等。山药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线虫病、褐斑病。在防治上可采用轮作倒茬、换种块、土壤消毒消除病残体,施腐熟有机肥、药剂防治等。
九、采收贮藏
山药又名薯蓣,属多年生草质藤木植物。喜旱怕涝,适宜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相对干燥的环境中生长。发芽适温为15左右,生长适温为17-28。一般应选择弱酸性的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质壤土。
十、案例分析
某农户采用山药高畦栽培技术,种植面积10亩,亩产山药3000公斤,亩产值达到10000元。通过高畦栽培技术,提高了山药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农业致富的目标。
山药种植:高效提升产量与品质的实践之道
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质山药品种至关重要。如河南淮山药、江苏菜山药等,这些品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例如,镇平山药粗牛腿、农大长山药1号、农大扁山药1号、农大无架山药、日本白山药、田园佳山药、花籽山药、日本大和芋等新品种,都是不错的选择。
开沟种植:山药生长的起点
10月下旬山药块茎基本停止生长,叶片干枯应及时采挖防腐烂。收获后进行地窖或室内贮藏,只要不受低温冻害即可。通过合理安排采收时间,延长山药的市场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
山药高畦栽培技术助力农业致富
山药高畦栽培技术是提升山药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通过选择优良品种、整地做畦、开沟种植、肥水管理、选种晒种、搭架引蔓、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等环节的精心操作,农民朋友可以种植出优质、高产的山药,从而实现农业致富的梦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