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县多措并举,力促茶叶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普定县化处镇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从产业转型升级、茶旅融合发展等方面促进农村整体发展,建立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大产业推动大扶贫工作格局,多措并举打赢扶贫攻坚战。
措施 | 实施效果 |
---|---|
产业转型升级 | 实现产业持续发展,力争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加大茶产业链延伸。 |
茶旅融合发展 | 打造茶叶品牌,提升旅游吸引力。 |
明确责任,严格督察问责 | 推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农技员到点,村干部协会会员包户,镇纪委督战”的运行机制。 |
加大品牌建设,树立品牌优势。化处镇印象茶叶有限公司、重华茶叶有限公司、朵贝古茶树茶叶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积极打造茶叶品牌,化处镇2013年荣获“贵州最美茶香”;2014年在“多彩贵州绿茶好”贵州茶行业十大系列评选活动中,揽获了四大奖项。
近日,普定“朵贝茶”成为首批被纳入中欧互认产品清单的茶叶品牌之一。据普定县税务局数据显示,目前普定县拥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4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若干。
目前,该镇共有茶叶产业生产加工公司15家,茶叶产业种植面积1.6万余亩。逐步实现“村村都有好产业,寨寨都有好风景,户户都有好收入,人人都有好生活”。
准确定位,谋划产业布局。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利用“公司+大户+农户”的模式,多次召开镇村干部会、群众代表会,发挥“五民工作机制”作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考察论证,以“突出地方特色,发挥生态优势,培植主导产业”为目标,以“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为理念,确立了“以组建点、以点连片、连片成线、串线连带”的发展思路,真抓实干,主动、积极作为,助农增收、致富。
“县农业局来的干部每个都亲自在茶园里给我们讲解茶叶栽培技术和示范操作,还发放茶叶栽培技术宣传资料,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茶叶种好。”村民王道林说道。近年来,普定县化处镇立足茶叶品牌优势,多措并举,抓实抓好生态茶叶产业发展,守住红线,走好茶叶发展之路。
“走出去学,转变发展理念。为使该镇茶叶产业在理念上更新,认识上更高,见识更宽广,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茶叶产业发展的公司带头人、大户带头人、农户、镇、村干部和地方致富能人,先后到湄潭茶叶生产先进所在地参观学习。“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看了别人的发展模式,转变了我的观念,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茶叶发展好。”朵贝村村民王道勇参观后发出感慨。
“请进来教,提升科技含量。为让茶叶发展农户熟练地掌握科学栽植技术,该镇党委政府聘请省市县茶叶种植、研究的农技服务站专家,亲临现场传授讲解茶叶高产、管护、栽培、采择实用技术,今年以来,召开专题培训会议4次,受训人数568余人,印发茶叶技术资料5000份,做到技术培训到人头,茶叶科技推广到现场,切实解决茶叶种植、加工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先理解了普定县多措并举,力促茶叶产业转型升级。,再来看普定茶产业升级,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
品牌建设:打造茶叶品牌,树立区域优势
责任明确:严格督察问责,确保工作实效
为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化处镇党委政府明确了责任,推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农技员到点,村干部协会会员包户,镇纪委督战”的运行机制。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实行驻村服务、节点管理,限时完成任务。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严格问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产业升级:拓展产业链,助力农民增收
科技应用:提升茶叶品质,保障产业效益
普定县积极引导茶企和茶农参与夏秋茶开发生产,延长茶叶产业链,让生态茶产业持续释放活力。同时,县农业局组织专家亲自到茶园现场传授茶叶栽培、管护、加工等技术,提高茶叶品质。这些举措有力地保障了茶产业的持续效益。
普定县将立足茶叶品牌优势,继续深化改革,推动茶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加强科技应用、拓展产业链、提升茶叶品质等措施,打造生态茶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让普定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