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晚秋气温下降,海鳗易缺氧

因为晚秋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对于海鳗养殖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水温的下降和缺氧问题,都可能对海鳗的健康生长产生严重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如何在晚秋季节有效管理海鳗,确保其正常生长。

晚秋气温下降,海鳗易缺氧

晚秋海鳗养殖管理要点

管理要点 具体措施
水温控制 搭建遮荫设施,种植藤蔓植物,降低水温。
增氧措施 机械增氧、药物增氧、物理净水增氧、植物净水增氧、光合增氧、清塘增氧。
饲料投喂 根据水温变化调整饲料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避免水质恶化。

晚秋气温下降,水温仍高,会造成水体缺氧。pH值过高或过低,以及水体中溶氧量低于4毫克/升时最容易导致海鳗缺氧。因此,在管理上要密切注视,严格区分。

水温控制与增氧措施

晚秋季节,水温的控制至关重要。可在鳗池顶上搭架,盖上稻草遮荫,也可在池周种植藤蔓植物,如南瓜、黄瓜等,让藤蔓爬到池顶架上遮荫,以降低水温。同时,有条件的鳗池,可安装增氧机,在凌晨开机1小时~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量。

增氧措施包括机械增氧、药物增氧、物理净水增氧、植物净水增氧、光合增氧、清塘增氧等。具体方法如下:

  • 机械增氧:在鳗池安装增氧机,增加水体溶氧量。
  • 药物增氧:选用过氧化钙或漂白粉,每升池水均匀撒2毫克~3毫克,经化学反应释放氧气。
  • 物理净水增氧:每立方米水体取20克~30克生石灰,兑水化开趁热泼洒池内,可清塘消毒,改善水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
  • 植物净水增氧:在鳗池内种植适量的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 光合增氧:夜间用碘钨灯或较大功率的白炽灯为光源,促使鳗池内浮游植物、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量。
  • 清塘增氧:每年秋末冬初或黄鳝出池后,应及时清淤,并按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克~200克化水消毒。

此外,在晚秋季节,应根据水温变化调整饲料投喂量。当水温上升到10℃左右时,鳗鱼开始摄食;16~28℃时摄食旺盛,生长迅速;水温超过29℃时,摄食量明显下降;水温降到5℃以下时,鳗鱼进入僵卧的冬眠状态。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水温变化,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

晚秋季节海鳗养殖管理要注重水温控制、增氧措施、饲料投喂和水质管理。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海鳗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因为秋意渐浓,养殖户们开始关注晚秋季节海鳗的养殖管理,尤其是如何防止海鳗因水温变化导致的缺氧问题。

晚秋气温下降,海鳗易缺氧

晚秋期间,水温仍然偏高,这可能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量下降,给海鳗带来缺氧的风险。pH值的异常波动也会影响海鳗的健康。例如,pH值过高会腐蚀鳃组织,过低则降低血液载氧能力。

摄食规律与投喂策略

为应对晚秋水温高导致的缺氧问题,以下措施可以实施:

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还能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

每天向鳗池注入适量新水,排出老水,保持池水溶氧充足。

在鳗池内种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利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清除淤泥,减少耗氧物,有助于改善水体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应对晚秋季节海鳗养殖中的缺氧问题。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海鳗的养殖管理将更加科学、高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7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