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种植需注意前期栽培,确保苗齐苗壮
冬季油菜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每亩用1公斤硼砂+火土灰+油菜种0.4-0.5公斤搅拌均匀的播撒。在蕾薹期喷洒壮穗灵,以增强植株体营养运输通畅、壮苗壮蒂、促进氮、磷、钾的吸收和微量元素的补充,利于蕾薹形成,促进果荚快速健壮地增长,为丰收奠定基础。
农户们需要注意的是,油菜移栽密度较大时,可采用一穴双株,并适当调整株行距。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菜籽油是我国主要食用植物油之一,种植油菜还能提高土壤肥力,用地养地。
油菜栽培技术四要点
一、播种前的准备
1. 选地与整地:油菜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较厚、肥沃疏松的土壤为宜。
2. 防治菌核病:在油菜花期时用菌核净、多菌灵、多硫悬浮剂、啶酰菌胺、甲基托布津、氯啶菌酯、咪鲜胺、腐霉利、咪鲜胺锰锌、菌核·福美等药物重点喷施植株中下部1-2次防治。
3. 防治油菜幼苗猝倒病:在提前施播药土或者在病发初期喷施恶霉灵、杀毒矾等药物防治。
4. 晒种、浸种或拌种处理:提高种子活性,减少病害发生,确保油菜播种后一播全苗、出苗齐壮。
5. 播种:播种前1-2天选择晴朗的天气,把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2-4个小时。
6. 土地整理:细耙精整土地,挖好排水沟,开好腰沟。
7. 施肥:播种前,每亩施入2500公斤腐熟有机肥、40公斤复合肥、2公斤硼砂。
9. 拌种:预防病虫害,拌种药物可用多菌灵、克百威、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炭特灵等。
10. 控旺、矮壮苗株:当油菜长到3-4片叶时,如果有旺长势头,可用多效唑进行控旺、矮壮苗株。
11. 保温保湿:播种后,注意保温保湿,如气候干旱,早晚淋浇小水。
12. 间苗:间苗时,注意除密补稀,第一次间苗保持3公分左右的株距。
13. 选择油菜种:选择稳产性好、出油率高、抗倒抗病能力强、籽粒饱满的双低品种。
14. 花期排水排涝:及时做好雨后排水排涝工作,防止油菜根系缺氧窒息或烂根。
19. 补充硼素:在油菜蕾薹期,连喷2-3次补充硼素。
20. 浸种:晒种后,用温水浸种,水温降至30度左右连续浸泡3个小时。
阶段 | 操作 | 目的 |
---|---|---|
播种前 | 晒种、浸种、拌种 | 提高种子活性,减少病害发生 |
播种 | 选地、整地、施肥、播种 | 确保播种质量,为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
生长期间 | 间苗、追肥、防治病虫害 | 确保苗齐苗壮,提高产量 |
成熟期 | 收割、晾晒、储存 | 确保油菜籽质量,为市场供应做好准备 |
我们谈过了油菜籽种植需注意前期栽培,确保苗齐苗壮,为丰收奠定基础。,再来谈谈油菜籽种植:技术升级,丰收在望。
油菜籽收割时间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上茬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陆续收获,下一茬的小麦、大蒜、油菜等农作物的种植期也接踵而至。查苗补缺,确保群体密度,对于因水稻迟收和华西秋雨等原因导致播期偏晚的情况尤为重要。
油菜树种植技术采用优质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通过育苗稀植与全营养三康肥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据农业局专家测产验收和统计部门核实,全县油菜籽产量达9182吨,比2010年增加1118吨,增产13.86%。油菜苗长至2片真叶和移栽前3-5天时,分别用淡粪水和叶面肥喷雾,增强植株营养。
油菜种植地宜选择土质深厚、疏松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沙黏性适中的微酸性土壤。当油菜长到15-20公分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北方春季露地直播油菜一般在3月下旬前后,南方冬油菜一般在9月下旬前后播种育苗。
油菜生育期内一般需要浇水2-3次,但浇水要根据墒情和气候灵活进行,避免大水漫灌。初花期前用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每隔7-10天喷施1次,对油菜增产提质有显著效果。晒种是为了唤醒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性,减少病害发生。
油菜病虫害防治要重点防治菌核病、猝倒病和蚜虫。防治蚜虫可使用吡虫啉、噻虫嗪等药物喷施或田间悬挂黄油板、放天敌等方式。施肥时避免使用含硫肥料,以免降低油菜品种。
油菜花期要注意雨后排水排涝,以防根系缺氧窒息或烂根,诱发菌核病、霜霉病等。油菜倒伏后易发生返花现象,可在抽薹前喷施多效唑预防旺长、矮壮苗株。当油菜长到35-40公分时,进行第二次追肥,以腐熟有机肥和钾肥为主。开花前根据墒情和苗势进行第三次追肥,以钾肥为主。
油菜种子细小,播种时需用细沙、细粪土等进行拌种。出苗后长到2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长出菜心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拔除病苗、弱苗、发育不良的小苗和弯脚苗等。蕾薹期可喷施硼砂补充硼素。晒种后,用温水浸种,然后浸泡3个小时左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