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虾扎手,毒素入侵
作者:畜牧先锋•更新时间:5小时前•阅读3
皮皮虾,这海洋中的美味佳肴,却在不经意间带来隐患。近日,一则新闻让人们对皮皮虾有了新的认识。一位广东男子在处理皮皮虾时不慎扎手,结果引发严重中毒,险些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案例回顾:皮皮虾扎手,中毒风险初现
今年64岁的谭先生,身体一向硬朗。只是,在一次处理海鲜的过程中,他不幸被活蹦乱跳的皮皮虾扎破了右手手指。到了晚上,谭先生突然出现寒战、高烧、手臂红肿等症状。经过医院的检查,他被确诊为感染了创伤弧菌,这是一种罕见的细菌感染,发病率极低,但死亡率极高。
症状 | 描述 |
---|---|
寒战 | 全身发冷,肌肉颤抖 |
高烧 | 体温升高,可达39℃以上 |
手臂红肿 | 受伤手臂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
医生表示,创伤弧菌广泛存在于海洋中,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海产品传播。如果接触到被这种细菌污染的海产,如被海洋鱼类、贝类、虾、鱼钩等刺伤或食用生蚝、生鱼片等,都可能感染此菌。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 处理海鲜时,建议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 海鲜购买后,要及时清洗,去除表面的细菌。
- 生吃海鲜前,要确保海鲜新鲜,并彻底煮熟。
- 若不慎扎伤,要及时清洗伤口,并涂抹消毒液。
皮皮虾虽然美味,但安全处理至关重要。了解中毒风险,掌握预防措施,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远离潜在的危害。
皮皮虾,那鲜嫩诱人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海鲜爱好者的餐桌上。只是,就在近日,广东的一起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安全食用同样重要。
送医后,医生诊断谭先生感染了名为“创伤弧菌”的细菌。这种细菌普遍存在于海洋中,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致病菌。据医生介绍,创伤弧菌的发病率极低,但死亡率极高,国内此前几例患者都因抢救无效死亡。
医生提醒,预防创伤弧菌感染, 要从细节做起。在接触海水或生吃海鲜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如戴手套处理虾蟹、生蚝、海鱼等海鲜,以防止扎伤。此外,海鲜类食物必须煮熟再吃,高温可以杀死创伤弧菌。
这起事件 提醒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安全意识不可松懈。让我们共同关注食品安全,从细节做起,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