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村民种植茼蒿,探索增收新途径
“现在基地的种植面积有300多亩,正上市的叶类蔬菜有茼蒿、瓢儿菜、莴笋等,每天出货量2吨左右,到11月底,莲白、萝卜、菜心等蔬菜也将陆续上市...
茼蒿的出苗期温度稍高,白天在20~25°,夜间10~15°,5~7天就可以出苗。播种后在茼蒿露头一半还要多时,揭去地膜,浇1次齐苗水。
由于价格和产量都不错,杨华一算帐,每亩茼蒿比白菜多收入3000元,比瓢白多收入4000元。
近年来,利辛县王人镇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发展以茼蒿为主的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茼蒿一年可种植三茬,但以春、秋两季栽培为好,产量较高,春季栽培每亩产量可达800-1200公斤。茼蒿种植管理虽然简单,但是要想高产,就要下一番功夫,所以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灌溉方便的土壤种植,在种植前要施入农家肥或作为基肥,保证出苗率,为高产打下基础。
“种茼蒿最划算!”23日,綦江区隆盛镇中桥蔬菜基地菜农杨华说,今年他种植5亩茼蒿,预计收入5万元。
茼蒿株高20厘米左右就可以采收,割完第一刀后再浇水追肥,又能生发侧枝。间隔十多天后可以再收获,每亩产量达4000斤左右,相较白菜、花菜等“一刀菜”更划算。
中桥蔬菜基地约600亩,萝卜、莴笋、飘儿白、花菜等蔬菜品种众多,但是杨华对种植茼蒿情有独钟。
“吃羊肉汤锅的人,喜欢点茼蒿菜烫着吃。”杨华说,吃茼蒿有一种清香味,冬季销量稳定,每天出售200多斤。外地茼蒿运到綦江,始终没有当天上市的本地蔬菜新鲜,綦江各大超市均以销售本地茼蒿菜为主。
近年来,我区在农业提质增效上下足功夫,探索创新出了稻渔综合种养、稻虾混养、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多种立体农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初冬时节,王人镇王人社区的邓学章蔬菜种植农场里,一个个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间...
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妈妈给儿子开家长会,翻开课本后顿时血压升高:手绘武林秘籍 晨间天气丨中心城区阵雨,23℃左右 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助力万盛经开区消费扶贫月活动成功举办 强天气警报:未来2小时内巴南、綦江、南岸等区县将有短时强降水 唐良智:精心筹备亚洲杯足球赛加快推进体育强市
#分享农业知识帮农民增产增收 #种植小技巧 #农业种植 #茼蒿 #茼蒿种植 想要种出好茼蒿掌握方法很重要 - 柯易农资工厂于202408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此视频仅供参考 你惊叹的高收益茼蒿种植让时就能采割了,苗壮营养足茼蒿快速生长到20-30厘米 苗期记得除草,再追点氮肥 水,保持土壤湿润,但别积水 轻轻的盖上一层土,然后浇 第三,种子均匀的撒到地里,再给茼蒿生长足够的营养。
“杨正华表示,下一步将接续种植萝卜、茼蒿、菜心等10余个品种蔬菜。”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6日6时30分讯金秋时节,经过精心...
茼蒿种植在綦江区还没有形成规模,蔬菜种植大户都是零星种几亩,杨华也是第一年种植,上市量不多,非常走俏,价格也可观。9月底刚上市的时候,批发价格高达每斤4元,现在也稳定在每斤2.5元。
蔬菜品种 | 产量 | 收入 |
---|---|---|
茼蒿 | 4000斤/亩 | 每亩收入2.5万元 |
白菜 | 3000斤/亩 | 每亩收入1.8万元 |
瓢白 | 2000斤/亩 | 每亩收入1.2万元 |
綦江村民种植茼蒿,探索增收新途径。的内容结束,现在关注茼蒿种植:綦江村民增收新案例。
如今,綦江村民的增收之路多了一条新选择,那就是茼蒿种植。当地的中桥蔬菜基地,种植面积已突破300亩,茼蒿、瓢儿菜、莴笋等叶类蔬菜正陆续上市,日均出货量达2吨。这样的丰收景象,正是綦江村民增收新案例的生动体现。
种植技巧,茼蒿的“黄金期”
茼蒿种植效益显著,村民增收有保障
市场前景广阔,茼蒿种植走向全国
未来展望:茼蒿种植将引领农业新潮流
未来,因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茼蒿种植有望成为引领农业新潮流的“明星产业”。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茼蒿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助力农民增收,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