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稻虾连作模式,高效益农业新典范

季节的流转,使得养虾种稻两不误。稻谷收割后秸秆留在田里,发酵过后成为优质的有机肥,因此越冬期间,一般无需投入过多的饲料,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稻虾连作模式,高效益农业新典范

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养殖户,他告诉我:“稻田养虾比起池塘养虾,要方便管理得多,捕捞也相对容易些。”据他透露,这样养虾亩产有200公斤,按公斤30元计算,除开水田改造、种苗、人工、饲料等各种成本,每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20亩稻田可赚6万元。加上种水稻的收入,一年下来10万的收入没问题。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潜江考察时说,要大力推广“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大力培育“虾稻”和“稻虾”两大品牌,把小龙虾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潜江调研时指出,“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循环农业、效益农业的生动实践,是稻田综合种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

六月吃虾好时节,一盘火红的油焖大虾背后,是一个日渐火热的产业。由于近几年小龙虾价格一路上升,加上人工养虾技术日益成熟,龙虾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错。

巢湖市中垾镇某家庭农场稻虾连作实现当年亩均收入万元的效益,笔者实地走访座谈,分析了该养殖户稻田工程、苗种放养、饲喂管理、水质调控、捕捞销售等关键环节,了稻虾连作模式效益最大化的核心措施,为稻虾连作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稻虾连作模式概述

稻虾连作是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种养结合起来的农业生产模式。汉寿县岩汪湖镇是传统农业大镇,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该镇调优产业结构,推广稻虾连作,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018年4月,昌斌开始尝试稻虾连作模式,从村民手上流转了70亩田地,引进了300多斤虾苗,开启了稻虾种养之路,一转眼就是5年。水稻+小龙虾这个奇妙组合,不仅提升了土地的种养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增收,也让部分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立体生态的稻虾种养结合模式不仅水稻品质变好了,产出的龙虾个头大、肉质饱满,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在都供不应求了。

环节 核心措施
稻田工程 科学规划稻田布局,合理设计田间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
苗种放养 选择优质苗种,科学制定放养密度和放养时间
饲喂管理 根据小龙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科学配制饲料,合理投喂
水质调控 保持水质清洁,适时进行水质监测和调控
捕捞销售 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合理制定捕捞计划,确保龙虾品质和效益

稻虾连作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提高农业产值、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稻虾连作模式必将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说完了稻虾连作模式,高效益农业新典范。,接下来聊聊稻虾共作,效益翻倍新典范。

稻虾连作模式,高效益农业新典范

张家港市鸿屹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显燕推崇“稻虾连作”模式,认为其相较于其他模式更具优势。

湖北省赤壁市,长江边的稻田正在进行最后一轮龙虾捕捞。养殖户们说,种一季水稻养一季龙虾,收益远超传统种植。

汉寿县岩汪湖镇水果山村的千亩稻虾连作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忙于捕捞。党总支书陈喜保介绍,今年龙虾的收购合同已经签订,每斤20元,市场需求旺盛。

稻虾连作充分利用稻田冬闲时段养殖小龙虾,既提高了稻田的利用率,也增加了龙虾的产量,这种养殖技术适宜于低洼的冬闲稻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5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