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领着乡亲们种植丝瓜,探索致富之路

河北黄骅市东姜桥村,58岁的农民姜同恩正忙碌在丝瓜田间。这些丝瓜,与常见的丝瓜截然不同,它们粗壮、不能食用,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潜力——制成鞋垫、坐垫等,成为工业丝瓜的原料。

领着乡亲们种植丝瓜,探索致富之路
年份 产量 收入
2018 500 100
2019 800 160
2020 1200 240

老姜,这个普通的种地农民,种植工业丝瓜,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尝试。而这一切,都源于今年3月份的一次机遇。

身为农民的黄有水,深知农民生活的艰辛。他靠种植丝瓜致富后,决心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之路。为此,他成立了丝瓜络协会,并组建了东乡县天然丝瓜络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省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以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民参与为基础”的有机产品产业化经营之路。

黄有水的企业,从创业初期的丝瓜络拖鞋单一品种,发展到如今的14大系列178个规格,其中丝瓜络夏布鞋、丝瓜络夏布浴巾、丝瓜络鞋垫等5个产品被国家有关部门认证为有机产品。

在丝瓜收获的季节,种植户们发现,参加过系统培训,利用科学方法种植的农户获得了大面积丰收,种植出来的果又长又粗。没有参加培训的种植户恍然大悟,原来种植也是一门技术活。第二年,他们纷纷要求参加田头培训。几年来,黄有水每年组织社员在田间地头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不少于10次,年培训农民不少于3000人次。如今,他还把自己种植丝瓜的心得与经验整理成册,作为教材免费送到农民手里。

尚书村吸取经验,先后探索了大户代养等模式,支持贫困户养殖生猪和鸡等;实施黑木耳种植项目,每个贫困户增收1200元。2015年,该村种植丝瓜络,她就...

山东:80后男子返乡创业,种植丝瓜络,种出致富路。2019年10月12日发布。

同时老姜谈到,起初试种工业丝瓜时,本想除了自己挣钱外,还想给周围的乡亲探索一条致富路,希望能扩大种植规模,引领乡亲们共同富裕。

企业发展了,合作社也蒸蒸日上,黄有水决定让社员享受更多实惠,他在合作社章程里规定:凡合作社社员患病住县级以上医院的,报销40%医疗费;在省级医院住院的,报销50%医疗费。另外,社员子女录取省级以上重点院校的,合作社给予1000元奖励;录取一般大专院校的,奖励800元。对种植面积达到50亩的种植户,奖励5000元,每亩一次性补偿肥料、棚架资金600元;单产前三名者,奖励1000元。

他们种植了丝瓜,却不采摘,用来制作洗碗布或者卖起了丝瓜络。他今年承包了300亩土地种植丝瓜,预计今年可为他带来约180万元的收益。

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确保白关丝瓜...

因为要带领乡亲们致富,最直接的就是发展农业产业,这对于一直在大都市打拼,主要从事电子行业的梁艳来说...

致富课堂设田头,带领困难户脱贫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社员都富了,才是真富。”黄有水说,刚创办企业时,他就向社员承诺,一定要带领大家一起致富,提高合作社社员的收入,并重点帮扶乡镇的困难户,让他们脱贫。黄有水总是深入农民家中,引导他们一起种植丝瓜,成为合作社社员,并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至目前,该合作社社员人均家庭纯收入达5300元。

民间大叔规模化种植丝瓜,依靠黑科技走上致富路

“尝到种植丝瓜的甜头后,农民入社的越来越多,但他们的种植技术却成了难题。”黄有水说,为了让新社员掌握种植技术,他没少花心思,开设了几期培训班,学员甚少。

“种田人,哪家哪户不会种丝瓜啊?”刚开始,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知识较低,不愿放下农活去参加培训,都认为,自己会种,不要培训,去培训就是浪费时间。在黄有水的再三解释下,只有少数有文化的种植户接受了培训。

黄有水说,以前,将培训班设在公司会议室里,或是设在老百姓家里,但效果不大,既耗时又耗力。为了让农民更快掌握技术,让培训更有效,黄有水决定把培训课堂放在田间地头,并请外地的种植专家来授课。

编辑:刘良骏 2019-12-31 18:05:17 时刻新闻 —分享— 12月初,梁艳在向来访者介绍株洲市东方四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农业项目。

红网时刻记者王义正通讯员欧阳钦君印玉芬株洲报道 “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回家种菜!” 这是梁艳年少时,母亲教导她好好学习常说的话。不曾想,多年后,好好学习了的梁...

丝瓜在白关拥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这里有祖孙三代都以种植丝瓜为生的专业户,代代相传,丝瓜成了当地的主打蔬菜。因为要带领乡亲们致富,最直接...

这里可有点小窍门。丝瓜不能横着担在架子上,因为这样的话会弯掉。要等到长出丝瓜来,轻轻地往下垂着长,这样出来的丝瓜才能又粗又直,有卖相。

这种丝瓜能长到1米多长,最大的可达1.3米。一亩丝瓜能产约150公斤丝瓜络,收入在6000元以上。

“将丝瓜变成金瓜,是我一生最大的梦想。”采访结束时,黄有水动情地说:我根在农村,出身农家,喜欢跟农民打交道,能帮助农民发家致富是我最大的幸福。黄有水说,让社员人均纯收入在五六千元不是他的目标,总有一天,他会让丝瓜变成金瓜,让种植户领到1.5万元的月薪。

为了让更多的困难户脱贫,去年3月,黄有水承诺:在合作社开展扶贫结对活动,合作社正副理事长、理事、监事及丝瓜种植大户,每年必须扶持一户困难的社员种植丝瓜。

41岁的倪某是东乡县黎圩镇人,长期打牌赌博,儿女没钱上学,妻子闹离婚。黄有水知道后,多次找到倪某谈心,并不断鼓励他、帮助他。随后,倪某决定种植丝瓜改变目前困境,黄有水给予了大力支持,资助他2000元种植丝瓜,还请技术员帮助他搞好田间管理。如今,倪某已成为种植大户,还了债务,儿女住进了城里,夫妻恩爱有加。

东乡县甘坑林场慈眉村种植户曾春恒因资金流转困难,黄有水得知后,提供了每亩600元棚架材料补偿款外,企业还为他垫付了2万元的化肥、农药等,令他十分感动。


探讨完领着乡亲们种植丝瓜,探索致富之路。的核心问题,接下来关注丝瓜种植:致富新路径,案例解析与未来展望。

领着乡亲们种植丝瓜,探索致富之路

从传统农民到丝瓜种植领航者

科技赋能,丰收在望

创新模式,助力共同富裕

青年返乡,农业创新新力量

合作社助力,共谋发展

技术培训,农民技能提升

丝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黄有水的努力下,合作社社员人均家庭纯收入达5300元,他们成功带领困难户脱贫致富,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