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四川通江致力于打造高山药乡,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万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一、地理概况 万源市地处四川东北部,位于川、陕、渝结合部,大巴山腹心地带,界于北纬30°39′—32°20′,东径107°28′—108°31′之间.东与重庆市城口县,南与四川省宣汉县接壤,西邻平昌县、通江县,北与陕西紫阳县、镇巴县毗邻.全市地形东北向南逐渐降低,最高海拔2380.4米,最低355米, 800米以上的乡镇有13个,加之其他乡镇部分高山村...

四川通江致力于打造高山药乡,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

——强力推进以“两耳一菇、富硒茶叶、空山核桃、巴山土猪和土鸡”为重点的主导产业,精准实施“通江银耳、高山绿茶、道地药材、优质粮油、有机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水产、空山....”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县有83万亩耕地整体通过无公害认证,是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常年粮食产量38万吨,油菜籽产量3.5万吨,是全省产粮产油大县;有林地388万亩,森林覆...

告别弹棉花榨油为主的轻工业,2022年,通江县提出打造通江银耳和新能源新材料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布局,正打破发展壁垒,引领通江工业,不断...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长王军为组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县巴药办,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形成了“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部门领导具体抓、乡镇领导一线抓”的良好格局。全县出台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坚持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打造中药材产业“百亿工程”,到2020年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

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带动、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创新经营机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采取“参股合作、价格保底、劳务返包、利益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药农的生产积极性。二是优化种植模式。引导农民按照“林药”、“茶药”等套种模式和种养循环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提高综合产出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是创新销售模式。县政府巴药办加强与全国中药材市场产销衔接,中药材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互联网+巴药”的方式,开通“巴中药材直通车Chinabayao.com”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建设视频实时互动系统和打造自有独立电商平台,以实现消费者与生产现场实时互动,实行七网联动,有效整合各平台客户资源,完善物流配送,实现节本增效。

按照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中药材发展体系,大力打造“药种之都”、“高山药乡”.在大通江河流域的林区重点发展川乌·附子为代表的毒性中药材;在小通江河流域深山区重点发展银耳为代表的食药两用中药材;在至诚—洪口—沙溪浅山区重点发展天麻为代表的滋补中药材;在广纳—....

出台《通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意见》,规划重点发展银耳、天麻、“三木”药材等规模化种植.打造银耳产业链.经全国第二批中药材资源普...

高山出好药。曾是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驿站的通江县,素有“秦巴药库”之称。近年来,该县坚持从四个方面着力打造高山药乡。全县中药材种植...

三是加强技术保障。县农业局成立了巴药产业技术服务组,组成30支服务分队,具体负责中药材生产技术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制定了银耳、天麻生产技术规程和四川省银耳饮片炮制规程等地方标准;制定桔梗、百合、川乌、大黄种植企业内部标准。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攻关;依托县农技校、县农广校、职业中学开办的“中药材产地质量管理暨实用技术培训班”,普及中药材种植技术;利用“12316”农业服务热线和信息化手段,快捷解决药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二、培育经营主体,完善生产体系

四川一爻良方健康药业有限公司拟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GMP证书》,由中药材产地加工企业拟转型升...

按照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中药材发展体系,大力打造“药种之都”、“高山药乡”。一是引进中药材加工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建设中药材产业园。已引进千方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在县工业园区征地85亩,打造集中药材生产、收购、加工、健康品开发、制药设备研发生产和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巴药产业园,免费提供中药材市场摊位150个。二是在天然景区建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标准化药园推进药旅结合,已在“空山天盆”景区建川乌、附子中药材标准园500亩。共培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100家,初加工企业10家,中药材专业市场1个。三是建设巴药博览园,弘扬巴药文化。通江县圣欣医药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设中药材博物馆,展示巴药的发展历程、历史文化、品种资源、发展前景。四是借智借力开展科技攻关。县政府在巴药产业园内建设专家楼,邀请国内中药材专家免费入驻,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科技创新服务。

一、突出高山特色,分类建设基地

三、创新发展机制,提升产业效益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出台巴药产业奖励补助政策,对成片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的,给予受让方每亩100元的资金补助,实行“以奖代补”;对带动农户300户以上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在项目、信贷支持上优先支持;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和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奖励。整合发改、扶贫、农业、林业、水务、国土等涉农项目资金和救灾资金对中药材产业给予重点扶持,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跟进到哪里。

方山子村是地处我县北部高山区,具有种植中药材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近年来,该村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域内逐渐形成了企业带动、户户种植的经营模式,带动当地村民致富的劲头越来越足。.在方山子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现场一片繁忙,该村10多名村民们正忙于平整土地,进行丹参的栽植。.方山子村地处东北方向,距县城70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属典型高山村,也是全县的157个...

浅析通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是经临床实践证明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神奇功效的天然药品,是保持和增进人类健康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平均寿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中药材产业是一


回顾完四川通江致力于打造高山药乡,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的内容,下一步是通江药乡,特色药材,惠及民生。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万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四川通江致力于打造高山药乡,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

一、地理概况

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大巴山腹地,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这里东邻重庆,南接宣汉,西靠平昌,北界紫阳,地形多样,海拔差异显著。800米以上的乡镇众多,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三、战略布局与突破

四、组织保障与政策支持

九、强化要素保障,打造高山药乡

十、产业前景与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03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