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吉芹菜因产量过剩,遭遇大滞销
宁夏西吉县芹菜滞销现状
“芹菜之乡”遇到了怎样的困境?当地如何应对?其根源又在何处?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赶往西吉进行了深入调查。
近日,固原市市长马汉成在西吉县调研,要求西吉县各级各相关部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农民把菜卖出去,做到丰产又丰收,不能让农民吃亏。
芹菜产业困境与对策
刘京安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西安阎良和宁夏西吉是供应南方市场的两大芹菜基地,西安基地在6~7月和9月后分两批出菜,此时正是西吉出菜的时候. ...
而在广大农村,打机井并没有统一规划,很多菜农根据自己需要打井。马思东大致估算了一下,在将台乡9个行政村,目前已有50多口机井分布在田间。而农民自发种植的大部分芹菜地,都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一亩地每次灌溉需要3小时左右,芹菜从下种到收割大致得灌溉8次。
芹菜一般是当夜铲出,第二天一早装车。铲下的芹菜放置时间也就七八个小时,否则根系就会变红,无法进入市场销售;另外,铲下的芹菜一经水洗,就必须装车,否则无人问津,只能倒掉。
数据分析与案例分享
年份 | 芹菜种植面积 | 总产量 | 平均售价 |
---|---|---|---|
2010 | 2.1 | 2.8 | 1.2 |
2015 | 6.2 | 5.6 | 0.9 |
2020 | 10.2 | 60.0 | 0.3 |
我们曾经在3天之内破解了宁夏西吉县42万吨芹菜滞销难题,真正实现了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帮农,打通‘最后一公里’堵点. 并且,我们接手后,马小平...
政府扶持与产业升级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海拔一千多米,气候温凉,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自然条件。西吉人靠山吃山,多年来探索出了具有本县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其中,芹菜产业成为西吉农业的支柱产业,芹菜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金杆杆”。
马汉成特别强调,西吉县要认真吸取今年教训,在提高芹菜品质、拉开种植时间差、研究芹菜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下功夫,科学指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
而在西吉全县,芹菜种植面积也经历了大跃进式的增长。有关资料显示,西吉县芹菜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西吉开始培育“菜篮子”基地,芹菜在十几个蔬菜品种中脱颖而出,到2000年种植面积达到2100亩,此为自给自足到适量外销阶段;2001年至2008年,西吉芹菜主要以外销为主,品质优势得到了外地市场的认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8年达到6200亩,总产量达5.6万吨,总产值达0.448亿元,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自2008年以来,西吉县加大政策扶持,在科技服务、销售组织、冷链体系、市场开拓、对外宣传、品牌打造等方面开展大量工作,到2011年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西吉芹菜产业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来自安徽的大车司机徐师傅说,去年这个时候每斤芹菜1元多,没想到今年菜价会跌这么多!
在西吉,来自全国各大农贸市场的客商先和当地的芹菜外销代办点联系,代办点工作人员一般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了解客户需求后,他们再联系菜农按需求配菜,客户对菜农的芹菜验收后,菜农连夜将芹菜铲好,第二天一早交到交易中心,经过过称、水洗后,由专人加冰装车。
谢国玉认为,西吉芹菜产业今年遇到的困境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下一步西吉将宣传扶持蔬菜产业多元化发展,在全县蔬菜种植格局中,逐步减少芹菜种植面积,多元发展其他蔬菜。
西吉芹菜产业以建设芹菜种植示范园为龙头,政府扶持合作社牵头推进。在芹菜种植示范园,政府对凡是加入合作社的给予每亩400元的资金扶持,其中300元由合作社以农资或现金的形式补贴农户。
“芹菜地种3年后就不行了,必须得倒茬。”刘宗刚说,他种冬小麦的地已经种了3年的芹菜,按照多年的经验,芹菜连续种3年地力就不行了,必须得倒茬,为此,他特地种上了冬小麦。
生动深刻的市场课
刘京安估算了一下,在西吉每斤0.3元进的芹菜,加上装卸、运输、仓储、市场管理等费用,必须在南方市场卖到每斤0.8元以上才能赚钱,否则就亏本。他声称目前自己贩芹菜亏本,“但亏本也得做,不能让一家垄断市场”。
去年,西吉县 扩大芹菜种植示范园建设规模,将台乡经过上报,由县农牧局批准在明荣村建设一个1000亩规模的芹菜示范园。为了在示范园内集中种植并形成一定规模,明荣村甚至有人将已经种植的冬小麦铲掉,又种上了芹菜。
对于西吉芹菜种植面积的大量增加,谢国玉表示,这是农民按照市场情况自己选择的结果,市场变化的情况谁也掌握不了,农业部门难以控制,农牧局只提供技术指导,给老百姓讲错时种植,分期上市,有利于销售。
宁夏西吉县外销的芹菜正在装车.”他说,今年西吉芹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市场上芹菜供应量很大.他认为,这是看着西吉芹菜大量滞销,菜农急于出手,...
十多年种植面积扩大几十倍
而在西吉菜农看来,这些都是客商的说辞而已。他们认为,在西吉芹菜产量大的情况下,菜商故意压价,芹菜在南方市场利润很低甚至不赚钱,这也是大鱼吃小鱼的博弈阶段。那些资金少的菜商一旦扛不住,就会从芹菜市场撤离,这样大菜商就会占据芹菜市场更大份额,再集中提价供菜,也会有不错的收益。
“现在没人管了。”如今,芹菜长势不好,也卖不出去,乡上、村上也没人管,刘宗刚“贴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一辆辆拖拉机满载着刚从地里铲出的新鲜芹菜,从四沟八叉赶来,驶向一个个交易点;交易点上人声鼎沸,有人在议价、有人在洗菜,更多的人忙着装车。这些天,“芹菜之乡”西吉沸腾了。
他介绍说,今年南方气候正常,当地可产芹菜,外部需求有所下降;同时,陕西、山东、内蒙古、河北的菜也在市场上卖,往年西吉芹菜外销打时间差,今年这个优势并不明显;另外,周边的定西、海原、会宁、隆德等地的芹菜同时上市,也不利于西吉芹菜外销。上述原因,致使芹菜市场饱和,价格一降再降,外销难度加大。
马思东说,将台乡蔬菜种植以芹菜、胡萝卜、白菜为主,去年到今年,全乡芹菜种植面积增加了1000多亩,其他菜的面积被压缩,在将台乡蔬菜产业格局中,目前芹菜一家独大。
30岁的万崖村农民马俊峰去年种了4亩芹菜,每亩有近万元收入,看着芹菜价格好,今年他将自家的5亩地全种了芹菜,并和媳妇商量不出去打工,就在家照看芹菜。
在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八组村民张杰就遇到了类似的事。按照事先考察,一位南方菜商看上了他的菜,可当他铲完菜拉到交易点,水洗后准备装车时,老板突然以品质不好为由拒绝收购,同时,只给一拖拉机芹菜估了20元,表示如果张杰愿意,便可以装车。
往年的夏末,在西吉的十里八乡,地里的芹菜还没铲出来,全国的客商就已经到了西吉,他们从菜农处早早预定,才能及时买到上好的芹菜。
同在明荣村,七组靳国军的损失更大。去年西吉芹菜价格好,靳国军一狠心,今年以6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18亩地种芹菜。自己没有人力,18亩地全雇人种植、管理,靳国军大致算了一笔账,每亩地至少有4000元的成本。
当地的主要特色农产品——品质优良的西芹有的已经成熟、有的成熟在即,但却没有往常的客商盈门和喜人价格。 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处于六盘山下,气候天然冷凉,因地制宜,近年来,政府大力引导、支持发展冷凉蔬菜种植,以西芹为代表作物,这几年销售情况都是不错的。去年西芹最低收购价格达到了一斤八毛钱,最高的时侯达到一斤两元
目前,西吉的芹菜价格大幅低于往年,批发价大菜每斤0.2~0.2.5元,大小混合菜每斤0.3元,小菜0.45元左右。而在去年,西吉芹菜最低能卖到0.8~0.9元,最高的时候卖到了2.2元。
进入芹菜销售季以来,西吉县将台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马思东一直没闲着。除了须及时掌握全乡的销售动态,马思东还要想办法联系客商,做好客商、销售代办和菜农之间的衔接关系。
如今,看着地里日渐长高、急待出售的芹菜,马俊峰每天都要到村里的蔬菜销售代办点了解行情。每天,他满怀希望地离开家门,却总是带着叹息回家。
在万崖村的蔬菜交易点,来自杭州农贸市场的菜商刘京安正在验菜装车。西吉的芹菜生长期长、品质好,不容易腐烂,每年这个时候,刘京安都要到西吉拉芹菜。
”7月28日,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乡东坡村,村民看着满地长得绿油油的芹菜,一筹莫展。.虽然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题,但依然无法改变卖难的问题,菜价进一步下滑,每斤售价已经从前些日子的4毛钱下降到2毛钱。.据了解,今年,西吉县以建设全国夏季“北菜南下”优质蔬菜生产供应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以芹菜为主的特色蔬菜产业,全县芹菜种植面积...
那么,田间星罗棋布的机井是否有规划?马思东表示,在政府扶持的示范园区,对机井的分布是有要求的,保证灌溉覆盖面不重合,提高使用效率。在一些示范园区,还建设了节水灌溉设施,更有利于节约用水。
产地价格大跌,下游市场也不看好
经济效益显著,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西吉县芹菜亩均产量为5000kg左右,每亩收益在1万―1.6万元之间,远高于其他传统经济作物.免费在线预览全文宁夏西吉县芹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西吉芹菜产业通过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打造冷凉和绿色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今年,“金杆杆”成了“草杆杆”。在芹菜丰收季,西吉菜农却没了往年的喜悦,面对低得不能再低的市场行情、有限的市场需求,怎样卖出地里的芹菜,成了西吉上下的头等大事。在西吉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弥漫着浓浓的焦虑和失望。
看着地里参差不齐的芹菜,西吉县将台乡明荣村六组农民刘宗刚有种受骗的感觉。
“卖菜人也得长的帅,长得帅的老板卖的菜才有人要呢!”西吉农民以特有的幽默诠释着无奈的现实。
去年,西吉全县芹菜种植面积达到8.2万亩。由于芹菜市场价格好,又喜获丰收,菜农的钱包一下子鼓了起来,芹菜成为西吉农村名副其实的“金杆杆”。到今年,西吉芹菜种植面积又大幅增长,达到10.2万亩,占据全县1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的大头,按照每亩出产6吨计,今年西吉将产出60余万吨芹菜。
而在谢国玉看来,今年之所以西吉芹菜大量滞销,是南方需求减少,周边地区芹菜同时上市,市场饱和所致。
如今,靳国军卖不出芹菜,只能干着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种菜致富梦成了泡影,还损失了7万多元。
去年8月底种了一亩冬小麦,到今年3月份,刘宗刚不断接到村里和乡上的指令,“说是要建示范点,要求把冬小麦铲掉,全部种上芹菜”。虽然小麦长势很好,但无奈之下,刘宗刚还是铲掉了冬小麦,种上了芹菜。为此,他得到了
宁夏西吉芹菜因产量过剩,遭遇大滞销,农民面临销售难题。的内容结束,现在关注宁夏西吉芹菜:创新销售模式,破解滞销困境。
宁夏西吉县,被誉为“芹菜之乡”,这里的芹菜以其独特的品质享誉全国。只是,近年来,这个曾经让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却遭遇了滞销的困境。
市场饱和,价格暴跌
种植结构单一,缺乏规划
西吉芹菜产业的滞销,还与种植结构的单一和缺乏规划有关。长期以来,西吉芹菜以自给自足为主,对外销售量较小,导致种植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地菜农盲目跟风种植,导致产量激增,加剧了滞销问题。
面对滞销困境,西吉县积极探索创新销售模式,破解滞销难题。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产业互补,共同开拓市场。
为了支持西吉芹菜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加大科技服务、销售组织、冷链体系、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投入,帮助菜农提高种植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未来展望:多元化发展,打造品牌
面对未来的挑战,西吉县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芹菜产业多元化发展。同时,通过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西吉芹菜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