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不景气,企业布局全新产业链
大龙港茶叶市场办公室负责人姚益民指出,考评茶师“吃香”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今年苏州茶叶市场的不景气。茶商们纷纷寻求转型,从“茶杯到茶园”,布局全新产业链,追求多元化发展。
### 茶叶市场现状:不景气与机遇并存
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研究团队通过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茶饮料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剖析。农夫山泉作为行业的代表,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除了饮用水外,还布局了即饮茶、功能饮料、果汁、植物蛋白、咖啡类等品类。
品类 | 产品 | 代表企业 |
---|---|---|
饮用水 | 农夫山泉 | 农夫山泉 |
即饮茶 | 茶饮料 | 农夫山泉 |
功能饮料 | 运动饮料、能量饮料 | 红牛、脉动等 |
果汁 | 果汁饮料 | 汇源果汁 |
植物蛋白 | 豆奶、杏仁奶等 | 蒙牛、伊利等 |
咖啡类 | 咖啡饮料、速溶咖啡 | 星巴克、雀巢等 |
### 企业应对策略:多元化发展,拓展产业链
面对市场压力,苏州茶商们展现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 转移产能:如福建茶商高汉龄通过商会融资平台将部分产能转移到苏州,降低物流成本。
- 调整经销品种:增加广东英红、四川的宜宾红茶、云南的滇红、苏州碧螺红茶等红茶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
- 提升销售人员专业化水平:如“古雨春”茶叶有限公司的老板蒋智奇夫妇考取评茶师高级证书,带动全体员工提升专业化销售水平。
- 加强品牌建设:如小罐茶通过投资新的产品品类,实现多元化矩阵,打造高端中国茶形象。
蜜雪冰城、喜茶等新茶饮品牌也开始探索多元化发展,投资广东汇茶、和气桃桃等新品牌,寻找新的增长点。这种多元化组合模式,有助于企业实现互补效果,提升市场竞争力。
茶叶市场虽然面临不景气,但茶商们通过调整产业链、产品策略和销售渠道,积极寻求多元化发展,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未来,茶叶市场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苏州市茶叶商会秘书长吴介平指出,今年已有24家会员单位通过商会与苏州银行搭建的融资平台融资300余万元,其中多数茶商正忙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调整生产布局,或提升销售人员专业化水平。
苏州市茶叶市场销售不景气,大龙港茶叶市场的交易总量较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三成。高端礼品盒、锡罐等高级茶叶包装销量下滑,最畅销的变成了价格较低的普通包装。
茗荟轩茶行老板陈红星表示,今年春茶上市后,市场内销售和批发的主打茶叶是价格每斤150元至200元的中低档炒青。
福建茶商高汉龄通过商会融资平台融资30万元,计划将福建的部分产能搬到苏州,以降低物流成本,并增加广东英红、四川的宜宾红茶、云南的滇红、苏州碧螺红茶等红茶品种。
古雨春茶叶有限公司的生产企业迁至吴中区天鹅荡路,厂房面积扩大了三倍,计划增加袋泡茶生产产能,并建立茶文化展厅。
苏州茶叶商会负责人蒋智奇表示,茶商们这种淡定态度与商会成立后,各路茶商抱团闯市场,降低了采购成本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