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扇贝收获加工全面展开,面临资源过度捕捞、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
因为我国扇贝产业的全面展开,这一传统的海洋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只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资源过度捕捞、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资源过度捕捞的困境
我国扇贝资源丰富,一度被誉为“蓝色金矿”。只是,过度捕捞导致资源迅速减少。据统计,我国近海扇贝资源衰退速度惊人,有些种类甚至面临枯竭的风险。
加工技术落后的现状
在扇贝加工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产业竞争力不足。
案例分析:长岛北城渔业专业合作社
长岛北城渔业专业合作社是扇贝产业的一个缩影。该合作社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加工能力,创新管理模式,成功实现了扇贝加工的高产增效。
年份 | 投资额 | 产量 | 产值 |
---|---|---|---|
2020 | 1000万元 | 2.5万吨 | 5000万元 |
2021 | 1500万元 | 3万吨 | 6000万元 |
对策建议
- 加强资源保护,实施休渔期制度,控制捕捞强度。
- 提升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
- 加强产业链协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扇贝产业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推动扇贝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养殖的挑战与转型之路
技术创新成为必然选择。以辽宁省水产研究所为例,他们成功引进了虾夷扇贝这一新品种,并尝试底播养殖技术,这一举措为传统养殖带来了新的生机。
技术革新助力产业升级
多元化发展拓展市场
在多元化发展方面,扇贝加工产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干贝生产。加工干贝的油汤可浓缩成扇贝精油,成为佐餐佳品。扇贝壳则成为了制作贝雕和螺钿的优质原料,也是牡蛎育苗的优良固着基。此外,扇贝养殖产量直线上升,1997年全国扇贝养殖总产量达到100.15万吨,居各种养殖贝类之首。
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面对过度捕捞和污染等问题,我国贝类资源迅速减少。为保护贝类资源,提出了多项建议,如加强监管、推广可追溯制度等。在养殖区域、规模、总量控制方面,主要依靠自律,政府相关部门起到监督作用。同时,养殖企业的管理形式以发证管理为主,养殖户每月对养殖收获量进行汇报,政府进行抽样监督并作为重要记录备案。
未来展望: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因为科技的发展,扇贝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科技赋能将助力产业实现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多元化发展将拓展市场空间,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相信在技术创新和资源保护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扇贝产业将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