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流胶病是樱桃树常见病害,表现为树干流胶
作者:农资小站主•更新时间:6小时前•阅读3
樱桃流胶病是樱桃树常见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树干流胶,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本文将详细介绍樱桃流胶病的症状、成因、防治措施等,帮助果农有效应对这一病害。
症状
樱桃流胶病的主要症状是树干流胶。流胶部位通常在枝干伤口处,初期呈黄色或黄白色,质地粘稠。因为病情的发展,流胶颜色逐渐变为褐色,质地更加粘稠。严重时,病斑会蔓延至整个枝干,导致树皮开裂,甚至枝干枯死。
成因
樱桃流胶病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侵染性病因 | 非侵染性病因 |
---|---|
1. 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 | 1. 树体受伤,如雹伤、虫伤、冻伤和机械伤等。 |
2. 树体衰弱,如营养不良、水分不足、病虫害等。 | 2. 栽植不当,如砧穗亲和性差、土壤排水不良等。 |
防治措施
- 加强树体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抗病能力。
- 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病源。
- 合理施肥,保证树体营养充足。
- 加强病虫害防治,防止树体受伤。
- 合理修剪,保持树形通风透光。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 1. 冬季清园: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 2. 春季发芽前:喷施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生长期间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在枝干上喷药保护。
- 3. 夏季发病期:对多处出现流胶的株体可使用溃腐灵30-60倍液刷干或喷雾1-2次。
- 4. 灌根:对流胶严重、位点多、树势衰弱的,在涂抹和刷干的基础上同时采取灌根的办法,具体为:青枯立克100-200倍+沃丰素600倍液灌根1-2次。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樱桃流胶病,降低病害发生,提高樱桃产量和品质。
樱桃流胶病作为樱桃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对樱桃树的生长和果实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在烟台地区,这一病害尤为突出。据统计,烟台地区樱桃树流胶病的发病率高达70%,严重影响了当地樱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侵染性病原: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等真菌及细菌的侵染,导致树体衰弱,进而引发流胶。
科学选址和园林建设: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地块,避免在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土地上种植樱桃。
加强树体管理:及时修剪病枝、枯枝,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
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如青枯立克、溃腐灵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以烟台某樱桃园为例,该园在2019年发现樱桃流胶病,经过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到2020年,樱桃树流胶病的发病率降至30%,树势得到明显改善,产量也有所提高。
未来展望
加强对樱桃流胶病的监测与预警,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加强科研攻关,研发新型、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