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种植

玉米晚收增产:探讨延迟收获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的实践中,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品质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焦点。而近年来,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晚收增产技术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延迟收获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晚收实现增产目标。

玉米晚收增产:探讨延迟收获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晚收增产的优势

传统观念中,农民往往以玉米苞叶变黄作为成熟的标志,急于收获。只是,科学研究表明,玉米的最佳收获时间并非如此。

优势 详细说明
延长灌浆时间 玉米在成熟后期仍能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养分,晚收可以延长灌浆时间,增加粒重。
提高千粒重 晚收可以增加玉米籽粒的重量,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改善品质 晚收的玉米籽粒更加饱满,品质更佳,有利于加工和销售。

案例一:2019年,陈仓区农技中心开展了不同玉米采收期对千粒重影响的测试试验。结果显示,在授粉后55天左右收获的玉米,其千粒重比传统收获时间提高了10%以上。

案例二:邹城市农业局农技站副站长马超表示,晚收一天玉米,每亩增加4-6公斤,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时间内,晚收7-10天,每亩增加50公斤以上的产量水平,增产在10%以上。

  1. 改变苞叶变黄就开始收获的习惯,严格把握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
  2. 准确掌握当地玉米完全成熟的日期,积极推行机械收获。
  3. 适时进行田间管理,确保玉米生长良好。

结论

玉米晚收增产技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农民朋友应摒弃传统观念,积极尝试晚收增产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在金秋时节,玉米的收获成为农民朋友们关注的焦点。只是,你是否知道,适当的晚收玉米,不仅能提升品质,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产量提升?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玉米晚收增产的策略。

今年,我国某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阴雨天气,对玉米的生长和成熟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这样的气候挑战,当地农民采用了玉米晚收的策略。他们没有在苞叶变黄时急于收获,而是等待玉米籽粒完全成熟。结果,尽管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但通过晚收,玉米的千粒重得到了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了增产。

玉米晚收增产:探讨延迟收获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改变收获时间:不要在苞叶变黄时就急于收获,而是等待玉米籽粒完全成熟。
  • 关注籽粒变化:籽粒变硬、籽粒灌浆线下移、籽粒基部黑色层形成、籽粒呈现品种固有颜色和特征、果穗苞叶变干蓬松,这些都是玉米完全成熟的标志。
  • 适时收获: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玉米生长情况,选择最佳收获时间。

案例分享:邹城市农业局农技站的经验

玉米晚收增产策略是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的增产方法。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技术要点,就能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业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8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