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鸭大棚建设,需考虑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作者:农艺探索家•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7
在肉鸭养殖产业中,大棚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合理设计的大棚能够为肉鸭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效率和成活率。
一、选址与搭建
1. 选址: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以便充分利用太阳能。
2. 搭建:大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的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
二、通风与温度控制
时间 | 通风措施 | 温度范围 |
---|---|---|
上午9时至下午4时 | 卷起1/3草帘接受阳光照射 | 18℃~20℃ |
早晚 | 将草帘盖好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阴雪天 | 用草帘将大棚全部盖严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三、湿度管理
1. 根据肉鸭的生长和生产特点,及时调整加湿机和通风设备,以保证大棚内的相对湿度。
1. 棚架:离地40-50厘米安置横架,行距2-3米,在横架上铺设长方形竹块或水竹条。
2. 网床:一般育雏后的鸭舍铺垫25×25毫米规格网眼的塑料网。
五、饲槽设置
2. 饲槽:一般采用“斗”型饲槽,上口长50-60厘米,宽30-40厘米。
2. 保持鸭舍及环境清洁卫生,垫料柔软、不潮湿、饲料不结块。
3. 做好防疫工作,降低鸭群发病率。
七、案例分享
以批量存栏10000只小规模标准肉鸭棚舍为例,饲养期设定40天,年7批次出栏优质肉鸭70000只。在正常情况下,合同肉鸭的成活率应保持在98%以上。
棚架与屋顶:构建肉鸭舒适生长环境
日常管理:肉鸭大棚养殖的关键环节
随着肉鸭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大棚养殖已成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模式。通过优化通风、温湿等条件,肉鸭大棚养殖不仅提高了肉鸭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还降低了养殖成本,为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未来,肉鸭大棚养殖有望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