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做好后备引种环节是猪场稳定蓝耳的关键

做好后备引种环节是猪场稳定蓝耳的关键,每年更新比例占种群约30%的群体将决定猪场未来至少三年的生产成绩以及疫病稳定。此阶段做好蓝耳驯化尤为重要。

做好后备引种环节是猪场稳定蓝耳的关键

后备的蓝耳驯化的本质

后备的蓝耳驯化的本质即通过一定方式降低后备入群后猪群蓝耳抗体的变异系数,一方面主要是防止引种带入新的毒株,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入群的后备母猪感染本场毒株而出现波动。

一、做好后备引种驯化的基本条件

条件 具体要求
引种原则 就近原则、单一原则、健康原则
驯化时间 不低于45天
隔离舍要求 离生产区>500m,下风向,专人管理,独立物资供应

二、不同驯化方式比较

1. 血清驯化

收集本场阳性血清,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稀释血清接种后备猪群,使后备猪群感染本场血清型PRRSV毒株,以阻断猪群排毒,并保护未感染的猪群,从而实现猪场PRRSV的控制。

优点:

  • 操作可控:猪群感染时间可控
  • 保护力强:可获得整齐一致的有效抗体
  • 针对性强:相对于本场毒株针对性强

缺点:

  • 专业要求高:阳性血清收集、制备、剂量控制、毒株毒力均需专业人员及机构操作
  • 安全性:有无其它烈性病原混入

2. 疫苗驯化

通过疫苗免疫后备猪群方式,以阻断猪群排毒,并保护未感染的猪群,从而实现猪场PRRSV的控制。

优点:

  • 安全性强
  • 均一性强
  • 可控性强

缺点:

  • 存在与本场现有毒株不匹配可能性,异源毒株交叉免疫效果不佳

3. 自然驯化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后备猪群接触感染本场血清型PRRSV毒株,以阻断猪群排毒,并保护未感染的猪群,从而实现猪场PRRSV的控制。

优点:

  • 适用性广:多数猪场均可操作
  • 操作简单:分步骤接触暴露即可

缺点:

  • 效果不可控: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 安全性:同样可能受其它烈性病原的影响
  • 周期及时间限制

三、驯化成功标准

1. 暴露成功

即在驯化过程中成功感染目标病原,驯化后14天随机采血检测有抗体产生。

2. 群体稳定

猪群抗原抗体检测及临床表现稳定。

  • 驯化后28天、56天、84天群体20%血液采样,抗体离散度<30%;
  • 经典毒株无S/P值>2.0,高致病性毒株无S/P值>2.5;
  • 猪群呼吸道发病率<3%

3. 成绩优秀

即从生产指标来看猪群表现优秀。

做好后备引种环节是猪场稳定蓝耳的关键

  • 后备入群率>90%
  • 入群后备发情率>95%

后备引种蓝耳驯化,你的猪场做到了吗?让我们一起为猪场的稳定发展努力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204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