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养殖:生态养殖新宠
作者:种植妙手•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3
一、野猪养殖的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之人类对野猪滥捕滥猎,过度捕杀,导致野猪数量锐减。在这种情况下,人工饲养野猪,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二、野猪的饲养与管理
1. 野猪的驯养
野猪胆小,初时怕人。为了改变它的这一弱点,一般采用购买小型野猪进行驯养,其体重大都在10~22公斤。在驯养过程中,最好将一多半野猪和一少年家猪混群饲养,比例为8:2。野猪是一种杂食性动物,一般仿照家猪日喂2次。
2. 圈舍建造
野猪圈舍最好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容易排水,便于采光和通风。新建圈舍外窝室要求水泥铺地。圈舍要求里窝室与外窝室配套。里窝室供野猪睡觉、产仔,长约3米,宽约2.8米。外窝室供野猪大小便、饮食、运动和晒太阳,长约3米,宽约2.8米。
3. 配种技术
野猪被毛粗而稀,一般为灰色或灰黄。成年母猪体重在90~130公斤,对外部环境反应灵敏,乳头一般为6~7对。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野猪年产2胎,每胎平均产仔6~10头。适宜的配种时间为出生后5~6月龄,体重在40~60公斤。
4. 种猪选择
野猪养殖场必须拥有1~2头纯种野公猪。选择好的种用野公猪,对于后代表现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般将具有身长、腿高、嘴尖等符合野猪特征的纯种野公猪留神。
三、野猪养殖的价值与前景
野猪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其胴体瘦肉率比家猪高6~8个百分点,肌肉中亚油酸含量比家猪高出1.5~2倍。野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合酸,并含有17种氨基酸。随着我国入世和我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型肉类食品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基于此,野猪养殖将商机无限。
野猪养殖是生态养殖的新宠,既能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欢迎用实际体验验证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