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驱虫,选对时机与药物
作者:种植智者•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3
猪蛔虫病:危害与驱虫重要性
猪蛔虫病是猪常见寄生虫病之一,对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轻则导致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重则形成僵猪,甚至死亡。因此,正确把握驱虫时机与药物选择至关重要。
把握驱虫时间
仔猪驱虫时机
猪蛔虫病常发生于3~6月龄仔猪。仔猪断奶时进行第1次驱虫,隔2~3个月再驱虫1次。驱虫宜在晚上进行,以减少猪的应激反应。
选用广谱低毒的驱虫药物
常见驱虫药物介绍
1. 精制敌百虫:对成虫和未成熟的虫体有效率接近100%。内服量按每千克体重给药0.08~0.1克。配制时忌与碱性强的水混合。
2. 盐酸左旋咪唑:广谱驱虫药,可驱除胃肠道的70余种线虫。片剂、擦剂和针剂3种剂型可供选择。
3. 丙硫咪唑:作用强、被虫体吸收快、毒副作用小、价格较低廉。猪内服量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
正确的投药方法
单独饲养的猪
1. 投药前先停食1顿,到晚上7~8点钟时,将药物与少量适口性好的饲料一起拌匀,放入食槽中一次让猪吃完。
2. 或者将药物溶解在少的水中给猪灌服。
群养猪
1. 计算好总的用药量,将药研碎均匀地拌入所需的饲料中。
2. 多准备一些饲槽,投喂饲料量要多于饲料常量,以猪吃食后略有剩余为好。
配合措施
1. 驱虫后1个星期内排出的粪便,应每天清扫后集中单独推放,进行发酵杀灭虫卵。
2. 驱虫后隔日用碳酸氢钠内服,再隔日用大黄苏打片健胃。
3. 圈舍场地及食槽、用具要彻底消毒。
来源:农业科技报
预测与验证
通过科学合理的驱虫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猪蛔虫病的发生率,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欢迎广大养殖户用实际体验验证这一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