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科学管理与栽培技术使菊花既矮又壮
如何养菊花又矮又壮
想要养出既矮又壮的菊花, 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和恰当的栽培技术。下面我将从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为大家介绍。
1. 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菊花喜欢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也能耐寒。在选择种植地时应避免涝洼和重盐碱地。菊花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8℃至21℃之间,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2℃,最低温度不低于10℃。这样的环境有利于菊花的矮化和健壮生长。
2. 繁殖方法
菊花的繁殖主要有分株繁殖和扦插育苗两种方法。
2.1 分株繁殖
在11月份采摘菊花后 将茎割掉,根挖出栽植在大田上,施上土杂肥,保暖越冬。第2年开春出芽前浇水粪,谷雨前后待幼苗长至15cm左右时将苗拔出分成数株,马上栽种,浇定根水。一般移栽时间不能迟于5月中旬。
2.2 扦插育苗
4至5月份或6至8月份进行扦插。将枝条从中间截断, 保留上半部分,按20cm长度剪断,每段枝条要保留1个叶芽,顶端部分要保留顶芽,再用植物激素处理,然后进行扦插,株距6至7cm,按压结实并浇足水,待20天生根,成活后浇1次水粪。
3. 田间管理
3.1 选地整地
菊花对土壤要求不严, 但涝洼、重盐碱地不宜种植。选地完成后需要细致整地,以获得好的收成。先说说深翻土壤20至25cm,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堆肥或腐熟厩肥2000至25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整平耙平,起宽为120至130cm的高畦,地块四周搞好排水沟。
3.2 追肥
菊花喜肥,除基肥外生长期还要进行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1次在移栽返青后 亩施10至15kg尿素,催苗;第2次在植株分枝时;第3次施肥在现蕾期,施肥量不宜过大,与第1次相同。
3.3 中耕除草
到菊花现蕾前一般进行4至5次除草, 宜浅不宜深,一般应每隔2个月中耕1次一边培土,防止倒伏。
3.4 摘蕾
菊花摘蕾可提高其产量, 在5月下旬,当苗高25cm时选晴天摘去顶心1至2cm,以后每隔半个月摘心1次在7月中下旬后停止,否则分枝过多营养不良,反而影响菊花的产量和质量。
4. 病虫害防治
菊花的病虫害主要包括根腐病、叶斑病和霜霉病等。
4.1 根腐病
根系腐烂,呈干腐状或乱麻状,叶片枯黄凋萎,多发生在开花前后。防治方法:适当灌水,涝排旱灌,疏松土壤。
4.2 叶斑病
初期植株叶片呈黄色和暗褐色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斑点, 接着病斑中心有小黑点,基叶发黄、干枯,逐渐上部叶片、花蕾发病。防治方法:忌多施氮肥,注意排水通气,及时去除病叶。可采用80%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防治,病前每月喷药2至3次防范,发病时7天喷药1次。
4.3 霜霉病
由真菌中的一种鞭毛菌引起。主要为害叶部,空气潮湿时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有时可蔓延到叶面严重时全部外叶枯黄死亡。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用60%灭克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和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进入雨季应及时排水。不宜连作,可实行与禾谷类作物3年以上的轮作。
通过以上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如何养菊花又矮又壮以及菊花的管理与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到每一位热爱菊花的园艺爱好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