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山东滨州大棚黄瓜市场热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

1323 工作思路,锚定一个目标、实施三大工程、聚焦两项突破、强化三项保障,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品牌,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

山东滨州大棚黄瓜市场热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

何坊街道郎家村大棚种植户李爱玉说:“这个平时每天早晨的两点就起来摘瓜,三点半就到市场,咱大棚里的这个黄瓜,你讲话他细嫩,比露地的那个黄瓜那个皮薄,脆,好吃,是青瓤的,到了市场上,他们这些客户非常愿意要,虽然是很累,但是我感觉到收益很高,我非常高兴。”

惠民何坊街道农技站站长王君华说:“去年和今年分别组织这个合作社成员和种植大户外地上寿光,商河考察人家的先进生产技术,通过考察引进两个新品种,是这个密刺8和935,通过今年的试种,效果比较明显,一个是产量高,抗病虫好,再一个是确确实实的给老百姓增产增收,带来一定好处。”

在何坊街道郎家村的蔬菜大棚里,一根根成熟或半成熟的黄瓜挂满藤蔓枝头,十分喜人,水灵灵的黄瓜上带着娇嫩的小黄花,透着蔬菜的清香,诱人可口,说起自家的黄瓜,种植户们劳苦中透着丰收的喜悦。

如今,惠民何坊街道郎家村大棚黄瓜的招牌打了出去,大棚种植户每年每亩地至少能有三万月的收入,百姓们腰包鼓了起来,生活质量有了改善,共同携手奔向幸福小康。

截至目前,焦桥镇后三村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发展到200多个,品种也从最初的黄瓜,发展到美容黄瓜、水果西红柿、金玉羊角蜜、草莓等多个品种,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专业村。眼下,走进滨州邹平市焦桥镇后三村,一座座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田间。

惠民县士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郎士平说:“以前没成立合作社的时候,咱这个产量,达不到么个高峰,特别低,现在成立这个合作社呢,产量品质都上去了。”

冬日,走进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千亩黄瓜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外面寒风刺骨,里面却温暖如春,淄角镇靠河郑村村民郑吉飞边干活边说。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投资 1800 余万元,完成了全长 13 公里、宽 6.5 米贯通南北的黄瓜运输公路,又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靠河郑蔬菜批发市场改造,为种植户和菜商搭建了一个规范便捷的交易平台。

大棚黄瓜的提档升级离不开外出学习和合作社的统一管理。黄瓜引进新品种,生产规范化管理,走进大棚,到处挂满的像小旗子一样的粘虫板吸引了记者的眼光,据了解,大棚内所有黄瓜全部不打农药,全靠粘虫板和杀虫灯来灭虫,保证黄瓜安全无公害,优质黄瓜打开畅销市场。

天津等20多个大中城市,不仅成为鲁北地区远近闻名的放心菜篮子,也为当地百姓创业致富提供了新路径。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9日讯在滨州市惠民...

眼下正是黄瓜的盛产期,位于杏林镇汤房村的扶风朋祥果蔬专业合作社黄瓜大棚里绿意浓浓,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香,一根根黄瓜已经挂上枝...

在奉节地区发展大棚种植面对的困难不少,主要是土地限制和技术限制,山区居多,缺少成片的土地,农民也普遍使用的是相对传统的种植方式,产量不高、品种较少。 为此,鲁渝协作项目投入300万元资金用于大棚建设,以及50万元人才基金,在资金和人才两个方面帮助当地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园根据奉节县实际情况,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

参观人员闫红问起市场前景,大棚户主王连红说: 种植黄瓜,一年四季无淡季,一年两次种植,效益好;科学管理是关键,管理好了能增产一倍,并且避免大量使用农药,绿色环保,受客户欢迎。近日,山东滨州惠民县孙武街道高官社区组织13名有能力、懂技术的土地流转户到该社区银子刘村参观大棚种植。

运送蔬菜的车辆忙碌过称装车,大棚内三三两两的农户一起采摘黄瓜,绿油油的黄瓜...

我们大棚种植出来的黄瓜、茄子、豆角等蔬菜,原先在当地少见,现在非常受市场欢迎。滨州市农业科学院农艺师张小燕说,在奉节地区发展大棚种植面...

村庄 大棚数量 品种 年收入
何坊街道郎家村 未知 黄瓜 每亩地至少三万元
焦桥镇后三村 200多个 黄瓜、美容黄瓜、水果西红柿等 未知
淄角镇 千亩 黄瓜 未知
杏林镇汤房村 未知 黄瓜 未知

由山东滨州大棚黄瓜市场热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引发的思考,自然延伸到滨州黄瓜大棚,农民增收新引擎的方向。

山东滨州大棚黄瓜市场热销,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

当地通过建设现代化蔬菜市场和提供政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