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枯黄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表现为叶片枯萎、变黄
白菜枯黄病,这个听起来让人皱眉的病害,实际上是困扰许多菜农的一大难题。它不仅让绿叶变得枯黄,更严重时,还能让整株白菜失去生机。那么,这种病害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一一揭晓。
症状 | 描述 |
---|---|
叶片枯萎 | 上部叶片依次发病枯死,导致下部叶片慢性枯萎 |
叶片变黄 | 多在大白菜包心期后显症,先是外叶叶脉间叶肉变黄 |
系统性侵染 | 病菌主要由根部伤口侵入,经薄壁细胞直达维管束进入导管,引起系统性侵染 |
白菜枯黄病,顾名思义,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这种真菌名叫芥属黄萎镰孢霉,它主要侵害大白菜、甘蓝、芥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当土壤温度过高、根系受损时,病原菌便趁机侵入,引发病害。
三、防治措施:多重防线守护丰收 1. 实行轮作病田实行水旱轮作或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4年,能有效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2. 加强栽培管理菜苗选择晴天定植,搞好田间排水工作,施用腐熟的堆肥作基肥。随时拔除病株,防止病菌蔓延,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
3. 施用石灰适量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能显著减轻病害。施用量视土壤性质而定,一般亩施75-100公斤。定植前7-10天均匀撒于土面,然后翻耕作畦。或定植时穴施,穴施25克左右,施于穴中菜苗的另一侧,避免根系直接接触石灰而伤根。
4.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或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浇根,每株用药液0.3-0.5公斤。
白菜枯黄病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防治方法,就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丰收的希望保驾护航。
完成对白菜枯黄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表现为叶片枯萎、变黄。的概述后,紧接着便是白菜枯黄病防治策略研究。
叶片枯萎背后的秘密当大白菜叶片由绿转黄,甚至枯萎,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由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在湖北某乡村,李大爷的白菜田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他不禁疑惑:这究竟是什么病害呢?
病因探究:黄萎病来袭经过专家的现场诊断,李大爷的白菜患上了黄萎病。这种病害在大白菜包心期后尤为显著,起初表现为外叶叶脉间的叶肉变黄,因为病情的发展,整个菜叶乃至整个菜株会黄化、萎蔫。病原菌主要通过根部伤口侵入,然后通过薄壁细胞直达维管束,引发系统性侵染。
面对黄萎病,李大爷采取了以下策略进行防治:
轮作制度李大爷在他的白菜田实行水旱轮作或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4年,以有效减少田间病原菌数量,减轻病害发生。
土壤处理在种植前,李大爷施用适量的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这有助于显著减轻病害。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他使用了50%多菌灵500倍或50%氯溴异氰尿酸1000倍液进行浇根,每株用药液0.3-0.5公斤。
加强栽培管理保持田间排水良好,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
成果展示:丰收的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李大爷的白菜田逐渐恢复了生机。叶片由黄转绿,菜株茁壮成长。这不仅让李大爷松了一口气,也为他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经验:防范于未然通过这次经历,李大爷深刻认识到提前预防的重要性。他现在会在种植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白菜健康生长。对于其他菜农提前了解和预防病害,是保障丰收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